阿美族的熱烈過年

花蓮縣豐濱鄉

港口部落阿美族豐年祭

港口部落阿美族豐年祭

花蓮縣豐濱鄉

阿美族的熱烈過年

港口部落阿美族豐年祭

2023-11-13

依山傍溪的Makotaay港口部落,因其地理位置之優勢,自古以來就是鄰近異族或聚落覬覦的夢土。傳說遭逢天災、人禍、榖物欠收之際,部落的祭司家族cilangasan氏族要出草,將以罹難者之魂,為部落守護靈,祈求風調雨順、民生安定。因此在Makotaay港口部落豐年祭阿美族語稱「ilisin」為「祭祀」之意。傳統游耕年代,部落族人燒山,將農作物集體耕種在山坡上。

男性年齡階級中的青年階級之Miaowaoway吠犬階級,主要負責山坡地作物巡守重要工作。每當作物收成之際,吠犬階級從山上返回部落,族人會舉行盛大活動迎接,並舉行「ilisin」慶豐收。 港口部落ilisin流程表: 7月20日:Misavelac、Pakalon(準備工作捕魚、殺豬、報訊息),每年固定時間。 7月21日:Malitapod、Pacakat(迎靈祭進級儀式) 7月21日:Sakacicay Pakomodan(宴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2日:Sakatosa Pakomodan(宴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3日:sakatolo Pakomodan(宴靈祭、敬老尊賢、手牽手、表揚、宴客),每年固定時間 7月24日:Mipihayan(送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5日:Pakelan(漁撈祭),每年固定時間。

相關文章

2023-11-02

「和成八音團」於1979年創立,是一支位於桃園縣八德市的民間樂團組織。該團在1994年開始提供授課,並於2001年正式立案。團長袁明瑛先生為創團人,他精通鼓和揚琴等樂器。袁明瑛的祖父袁奕麟在光復初期就集合同好學習北管和八音,並請來八音老師朱誠正(為范姜文賢的學生)進行指導。

2023-11-02

「閩南第一樂團」具備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南管音樂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有代表性。樂團成員具備傳習南管音樂的能力和意願,在文化脈絡下被認為是合適的保存者。南管音樂是古老的樂曲,主要流傳於泉州地區,隨著移民帶來台灣,在基隆南管主要因泉州同鄉漸成聚落組成,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和流派特色。根據《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2、3款的法令依據,「閩南第一樂團」被認定為傳統藝術的保存者。

2023-11-07

因配合西港千歲爺,三年一科香,「西港刈香」的因素,要有文陣和武陣演出,所以慶善宮成立「牛犁歌陣」。在「西港刈香」活動前兩年年底(農曆 12 月底)開始訓練,並向「田都府元帥」祭拜請神,祈求學習過程順利,此舉稱「入館」。練習三、四個月後,再去西港慶安宮前演藝給千歲爺看,同時也給其他人檢驗,表示練習成果,亦稱「開館」。最後「西港刈香」結束,向「田都府元帥」祭拜送神,感謝神明讓「牛犁歌陣」從訓練到結束皆圓滿達成,或稱「謝館」。刈香活動結束後,「牛犁歌陣」會暫歇,等過一年後再開始招集成員,練習「牛犁歌陣」,依此循環下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