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駕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

臺中市梧棲區

大庄媽北港進香回鑾遶境

大庄媽北港進香回鑾遶境

臺中市梧棲區

起駕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

大庄媽北港進香回鑾遶境

2023-11-13

梧棲浩天宮原為廣東人於清雍正元(1723)年創立之「媽祖會」,乾隆三(1738)年地方人士發起籌建,為大肚中堡居民五十三庄的信仰中心。聖母駕前進香團體尤受矚目,動員彰化大村及大肚中堡53庄居民,宮廟自發性出動陣頭,恭迎聖駕進香回鑾接香。 進香最初為全程徒步,日治時期曾改採徒步至沙鹿鎮,搭乘火車至嘉義後,再坐五分車抵達北港朝天宮。近年來因交通發達,加以為節省信眾時間,改以坐遊覽車或自行驅車前往。

民俗發展具地方特色,儀式的社會實踐及地域組織上,動員彰化大村及其附近53庄居民,深具在地影響力。大庄浩天宮歷史悠久,是過去大肚中堡居民的信仰中心,其信仰活動更凝聚了傳統53庄自然聚落的信徒。民俗活動維持以媽祖信仰為核心,其歷史悠久,保存傳統祭儀與陣頭;而其「進香」、「遶境」形式為此信仰之象徵,深具文化價值。「大庄媽北港進香回鑾遶境」與時俱進,定期驅動人群互動,見證臺灣地方社會的形成特色。

相關文章

2023-11-13

數百年前,阿美族祖先尋找耕居地來到貓公溪,望見溪谷台地滿山滿谷青翠盎然的文殊蘭(允水焦Fakong),夏秋齊開白花,花香宜人,水源充足,遂定居至今。 阿美族標示地名常以植物名稱、事件、人名或事物來命名。因此將這裡叫(砝貢)Fakong,日治時期以音譯稱貓公社,後來改名為豐濱村。 貓公部落在台灣地圖上東側海岸中心點,北距花蓮市50公里,西距花蓮縱谷的光復19公里,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兩條河匯合部落區域後向東入海。

2023-10-13

移民來臺之初,保生大帝神尊原先奉祀於原淡水福佑宮(媽祖廟)茅屋內,時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福佑宮將建廟因此將保生大帝大爐迎至北投里水源地。 後於嘉慶元年(1796)由李臣春先生迎請至中田寮演戲埔奉祀,時至嘉慶七年(1802)方塑金身。由於香火鼎盛故自咸豐五年(1855)由忠寮聞人李媽諒倡議規劃下開始輪祀,原中田寮和水梘頭同屬一庄,後因燕樓李家人才輩出於清光緒 十一年乙酉科(1885)李貽電、李宗炳叔姪同榜武舉,光緒十七年辛卯科(1891)李宗聛中文舉,經擲筊聖示增加中田寮庄加入輪祀在每個庄里間九年一輪,160幾年來代代相傳,尤其是每年祝壽活動、過爐繞境、爐主厝的安爐大典皆為輪值庄里的重要慶典。並且在輪值年度每月在輪值庄里舉辦祭拜、犒軍、普施儀式。

2023-11-13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節慶中的「元宵節」,正月十五日這一天或加上正月十六日一連兩天,臺東各主要廟宇的神明都會聯合出巡,綏靖地方,稱為眾神繞境。 臺東元宵節的眾神繞境,起源於日治時期,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被中止。臺灣光復後,民間自動恢復元宵節眾神繞境。起初還由臺東天后宮主辦、軍方協助。軍方出動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老背少等藝陣。眾神繞境由報馬仔一馬當先,隊伍包括各宮廟的神轎(大轎)和乩身、信徒。白天步行繞境,晚間以火把照明,習稱軍民聯歡。後來臺東天后宮於民國39年(1950)將部分房舍,借給國軍設置臨時教養院,安養傷殘官兵。廟會活動因場地不足而停擺,眾神繞境由海山寺接手主辦。當時隊伍除繞境市區外,還遠至知本、大南、卑南、富岡等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