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乾坤

臺北市大同區

糊紙-張秋山

糊紙-張秋山

臺北市大同區

紙上乾坤

糊紙-張秋山

2023-11-10

張秋山匠師所製作的糊紙作品,承襲茂興齋四代的製作傳統,不僅技術熟練製作出民間需求的各項糊紙類型,就人 物、屋厝的造型比例、用色搭配上皆充滿著傳統美感特質。茂興齋糊紙店為臺北地區罕見的百年糊紙之家,張秋山匠師傳承父執輩的手藝,糊紙世家的背景讓張秋山匠師有機會前往大臺北各地施作大型靈厝糊紙。張秋山匠師施作的大士爺、靈厝的風格完全體現了臺北各地糊紙藝術的地方色彩。

糊紙能呈顯紙藝、材料及繪畫之美,普遍應用在民間傳統宗教祭典及生命禮俗,具藝術性及實用性。糊紙能呈顯擬真的具象工藝,具有豐富之文化意義與工藝價值,顯著反映地方美學。糊紙是臺灣社會喪俗文化中的代表性技藝,喪禮儀式結束,紙紮伴隨親人的不捨與掛念,一起燒給另一個世界的往生者,獨特且帶有禁忌色彩,顯著反映漢人族群之信仰、宇宙觀。

相關文章

2023-11-08

林洸沂基於對廟宇建築的濃烈興趣,因此就讀初中時決定中斷學業而去學做廟的手藝,並由祖父帶著他去拜訪雲嘉南地區做廟聞名的林萬有。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開始了三年又四個月的學徒生涯,跟從林萬有身邊學習寺廟建築、設技、剪黏、雕塑等技術,直到林萬有師年事已高,退出廟宇修建工作,林洸沂才開始獨當一面,收授徒弟,承包寺廟裝飾、浮雕、剪黏等工作。 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林洸沂在嘉義的孔子廟看見林添木作品後,嘆為觀止,再拜入林添木門下,學習交趾陶釉藥調配、煉製的技巧。

2023-11-08

林貞鐃是福州派的粧佛藝師,他在臺南市枋橋頭出生,17歲開始學習粧佛藝術,師承家族中的叔叔林利銘。他在家族傳統的指導下,學習了粧佛的技藝。直到40歲以後,他獨立創業,開設了自己的神采佛像雕塑店,並延續家族的藝術傳統至今。

2023-11-10

張鳳英在技法、技藝層面表現十分優異,精熟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獲族人公認為技藝最精湛、技法最高明之織女。持續厚實賽德克族傳統知識和文化底蘊,可將傳統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得更完整。張鳳英個人具有極高傳承意願。多年來致力於織布的傳承工作,並透過不同形式的傳習計畫,桃李眾多。期透過師徒制的訓練方式,讓傳統puniri的文化知識和技藝,能廣為流傳在賽德克部落及其他地區。張鳳英傳承祖母、母親德克族織布技藝之脈絡故事,有傳統的文化、有賽德克的重要技法、有女性對織布的堅持、有廣大學生學習的支持、與部落族人的維繫,張鳳英為此項技藝保存者最適當人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