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知天命

臺中市太平區

漆工藝-古琴髹漆-梁晊瑋

漆工藝-古琴髹漆-梁晊瑋

臺中市太平區

漆知天命

漆工藝-古琴髹漆-梁晊瑋

2023-11-10

梁晊瑋先生是一位熟知古琴髹漆知識、技藝及表現形式的藝術家。他擅長古琴髹漆這項琴器專屬的漆工藝技法,並且具有傳習能力和傳承的意願。梁晊瑋先生的師承賴作明藝師,這也強調了他在傳統文化脈絡下的學習背景。師事於賴作明藝師,意味著他得以在文化的庇護下學習和發展,成為這個領域中的合適者。

「古琴」原稱琴,也稱瑤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傳統撥弦樂器,已有三千年以上歷史,文化地位極其崇高, 古琴的創製者已難考證,西元1920年代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 古琴的形制是由上下兩塊不同的木板粘合而成,面板一般用木質比較疏鬆的桐木或杉木,是為陽木,底板則是由梓木或一些木質堅硬的材料做成,是為陰木,面板上置岳山(弦枕),底板左右各開兩孔,是為龍池、鳳沼。兩板相合,陰陽相成,琴面上纏七弦(最初的琴是五弦,象徵五行)。傳說是文王與武王各加了一根弦,從而變成了七弦)一弦外鑲十三個徽點(琴徽一般用玉質、象牙、貝殼、黃金等材料製成)。

相關文章

2023-11-10

陳志昇先生擅長從傳統典故中找尋創作靈感,代表作品包括官將首、八仙、鍾馗、神茶、鬱壘、達摩等塑形人物,作品造形生動、做工細緻,具備錫工藝相關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錫工藝技藝源自家族傳承已四代,熟知生活器皿、祭祀禮器,且擅長複合媒材運用,為傳統錫藝開創新領域,亦通過文化部重要結業藝生考核,具傳習之能力與意願。陳志昇先生為重要傳統工藝-錫工藝保存者陳萬能之子,傳承系譜及在地文化,脈絡適當。

2023-11-09

陳萬能藝師來自錫藝世家,他將傳統的錫工藝技法運用於自己的作品中,展現了錫器的多元風貌。錫工藝是中國最早的金屬工藝之一,製作過程複雜,廣泛應用於民間日常生活。在傳統社會中,錫工藝象徵著富足與安樂,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錫工藝逐漸面臨失傳的危機。陳萬能藝師以他獨特的技藝和藝術眼光,將傳統的錫工藝注入到他的作品中,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作品的藝術性,還體現在對台灣錫工藝發展的卓越貢獻。通过他的努力,錫工藝得以延續,並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揚光大。

2023-11-09

劉彩雲工藝師從七歲開始跟著母親學習編織藺草技藝,小學畢業後並未繼續升學而即以編織藺草工作為主業,學得一手精湛技藝,從藺草備料開始的析草、揉草、鋪草等都非常純熟細膩。 劉彩雲工藝師對於藺編技藝的教學工作亦多所著墨,多年來在山腳國小、致民國中、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常有教學工作,甚或在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連續三年均有開設藺編課程,劉彩雲工藝師亦為藺編技藝教學群師資之一,所已對傳統藺草工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