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編織失落的根

屏東縣瑪家鄉

魯凱族編織-杜夏連

魯凱族編織-杜夏連

屏東縣瑪家鄉

重新編織失落的根

魯凱族編織-杜夏連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魯凱族編織保存者杜夏連於1947年5月10日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習藝過程 由於部落中的學習並不是藉由文字所習得的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手做、口述及日常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情境,並加以學習的過程,杜夏連從小向母親學習編織,家人的編織用具皆出自於她的手。杜夏連精通編織、珠繡、縫紉與月桃葉等魯凱族傳統工藝,其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素樸質感。平常會以講師的身分,參加公部門委託辦理的魯凱族部落編織人才培力訓練課程,為延續魯凱族編制技藝盡一份心力。


魯凱族是嚴謹的民族,生活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規範,包括行為舉止、衣著服飾、禮儀尺度;魯凱族沒有刑法罰則卻依照傳統的道德規範而存在千年、口傳遵行千年。其中關鍵在於細節,例頭飾的樣式、長度寬度、色彩…隱藏著階級與身分,若配戴不適宜者,部落長老會在眾目睽睽的聚會中強行摘除。 此種服飾道統所以面臨沒落的命運,除了道德、價值體系的改變,也因技藝傳遞斷層、植物取得、辨識、製作…等原因而造成傳承上的困難。若不經政策的扶植與保護,此種生活手作技能消逝的未來是顯而易見的。 魯凱族老人家常說:「日常生活用品中除了錢以外,是不需要與平地人交易與來往的」,此話足徵魯凱族手工藝的完整性及目前流失的嚴重性。

相關文章

2023-11-01

黃紗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四十多年木雕藝術經驗的藝師,他從小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神龕雕刻,並在日籍師父的指導下,掌握了繪圖與欄杆雕刻的技藝。他的刀法乾淨俐落,曾獲得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臺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首獎,並獲得大墩工藝師的稱號,具有卓越的藝術性。

2023-11-08

十餘歲置身於台北,拜下泉州派藝師。學藝時間初為照料師傅起居,後開始接觸磨砂修光、修胚等雜務。於服兵役後回嘉義落腳,開始駐紮於雲嘉南各佛具店進行打粗胚。工藝精巧傳神,因此,曾一日開釜粗胚高達5至6尊,可見洲司當時之重要地位。後深耕於北港鎮,經營神山堂雕刻社。後期接觸林派(林起鳳司)泥塑佛像,融合運用於泥塑及木雕。然,於洲司作品可見到融合泉州及泥塑、林派工藝精髓。 目前為洲司獨立創作,無收學徒。傳統工藝分工細膩,技藝精湛,為雲嘉南佛像雕刻業界知名木雕藝師之一。

2023-11-09

施菊花(Muia Sunavan)的傳統布農族男子服飾代表了布農族文化中的身份和認同,這種織布技藝在物質文化和技法方面都具有價值。她使用傳統的織布工具,不僅保留了舊有的圖樣,還展現了她的創造力,使得織物圖案具有變化和多樣性。這種創新和傳統技藝的結合,使得施菊花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她的工藝不僅保護了傳統文化,還為布農族的藝術傳統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