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輕旅行

苗栗縣通霄鎮

白沙屯媽祖進香

白沙屯媽祖進香

苗栗縣通霄鎮

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輕旅行

白沙屯媽祖進香

2023-11-10

白沙屯媽祖早年並未建有廟宇,而是由輪值爐主奉祀家中。清同治二年(1863)初建土茅屋為廟,經常年風雨加上民國24年中部大地震,廟宇損傷甚大。民國63年,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開始興建直到民國78年竣工,達成現有白沙屯拱天宮之規模。雖然拱天宮落成時間不若其他百年以上之廟宇歷史悠久。但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歷史,卻早在建廟之前就已經存在。

白沙屯進香團體行走的距離,從苗栗縣通霄鎮到雲林縣北港鎮,是目前臺灣徒步進香距離最遠的團體,但其由人為事先安排的進香事務並不多。此進香活動具有「一切聽憑神意而決」的獨特性,包括活動舉辦的日期及天數,均以擲筊方式向白沙屯媽祖神像請示決定;進香隊伍行走的路線、媽祖神轎休息過夜的地點,必須在隊伍行進時,才由媽祖神意透過神轎的搖晃方式臨時指示,以上都是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特別之處。

相關文章

2023-11-14

溯自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水難及移民遷移北港溪南岸後,為感念水災罹難的民眾及祈求往後生活能夠安穩,持續每年農曆7月持續由六庄十一角頭輪流主辦,以港口宮為中心,舉辦露天夜普、搭建孤棚方式與頭城及安平孤棚不同,為表恭敬不能直接擺放地面,但須傾聽民眾心聲,故高度架設約為半人高,為雲嘉南一帶少見,具地方文化與生活特色,民眾高度認同、熱心參與。

2023-10-13

天燈又名孔明燈,起源於三國時代,相傳由諸葛亮 (孔明)首創,當初為了要在城內傳遞軍情,利用熱氣球原理製成孔明燈,以利聯絡。至於平溪天燈由來,據當地耆老口述始自前清道光年間,大陸沿海民眾先後移居該地開墾,時有盜匪作亂,騷擾村民,村民因而時需避難山中,一旦危機解除,方由村中留守之壯丁以施放天燈為號,通知村人返家。其後時局漸定,施放天燈卻因此而成為平溪特有之傳統民俗。

2023-11-02

林竹岸先生是臺灣歌仔戲音樂界的傑出代表,他承襲了歌仔戲的傳統,將其演奏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大廣絃演奏技巧非常高超,能以壓絃方式呈現出豐富的音樂效果,尤其擅長與歌仔戲演員的唱腔相互融合,展現出情感豐富的音樂世界。而他不僅精通傳統的絃吹器樂,還熟練掌握西洋樂器的演奏技巧,並將京劇、北管以及客家採茶音樂元素融入歌仔戲之中,呈現出多元化的音樂風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