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融合現代美學

新北市三重區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新北市三重區

傳統工藝融合現代美學

泥塑紙糊獅頭製作-許建福

2023-11-10

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展現了對傳統工藝的深厚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創新中保留著古典與現代美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能反映臺灣北部舞獅技藝的地域性文化和流派特色。其中,嘴巴部分可開闔活動的設計,彰顯了臺灣北部開口獅的典型特色,這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當地舞獅傳統的呈現。這種特色不僅讓獅頭更加生動有趣,也使觀眾更能感受到臺灣北部舞獅的獨特之處。

泥塑紙糊獅頭以傳統造型為基礎,通過局部改良,既保留了傳統藝術的獨特性,又展現了當代地方審美觀。這種結合傳統和現代的手法使得獅頭更富有層次感,既具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又能迎合現代觀眾的品味。

舞獅作為臺灣廟會陣頭的重要藝陣表演,獅頭的製作尤為關鍵。許先生的作品不僅在技術上精湛,還融入了陰陽三昧、四方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傳統概念,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層次的生活特色和代表性。這種對傳統概念的融入,使得獅頭更具神秘感,同時也讓觀眾在觀賞表演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

總的來說,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不僅在技藝上有著卓越的表現,更通過對傳統和現代的巧妙結合,呈現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既繼承了傳統,又迎合了當代的觀眾需求。

相關文章

2023-11-09

吳彩卿工藝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的技法,自小學畢業後就以藺草編織為業,擔負起家庭生計,培育兩位弟弟至大專畢業,雖然辛苦但卻磨練出一身精湛無比的藺草編織技藝,從藺草備料工作至整個產品的編織,均能獨力完成,吳彩卿工藝師對於藺編技藝的教學工作亦多所著墨,多年來在山腳國小、致民國中、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常有教學工作,甚或在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連續三年均有開設藺編課程,吳彩卿工藝師亦為藺編技藝教學群師資之一,所以對傳統藺草工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

2023-09-26

交趾陶為低溫彩釉軟陶,其淵源可追溯到漢綠釉、唐三彩、宋遼金三彩、元玻璃器及明清素三彩,主要都採低溫鉛釉為主要的燒成釉,加上燒製技術及釉藥色彩開發 。 交趾陶的「交趾」一詞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為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 ;第二個說法為江戶時代日本人認為出現在中南半島,明、清時期中國廣東一帶所燒製的瓷器印泥盒,適合當作茶道中拿來點香的「香盒」,當時中南半島為「交趾支那」,於是日本人便稱之為「交趾燒」。

2023-11-09

黃塗山先生是竹編工藝的傳統工匠,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五十年的豐富經驗。他的竹編工藝非常精緻高雅,是眾多徒弟的師傅,對竹藝的傳承和創新树立了典範。傳統工藝通常不容易大量生產,而且製作過程非常耗時,因此這種技能有失傳的危險。黃塗山先生的竹編工藝不僅展現了他的多元技能,還反映了古昔常民的生活型態。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個人技藝,還對台灣的竹工藝文化和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