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木頭新生

屏東縣來義鄉

排灣族木雕-塗南峰

排灣族木雕-塗南峰

屏東縣來義鄉

賦予木頭新生

排灣族木雕-塗南峰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排灣族木雕」保存者塗南峰(Laluyu Vodu)為木雕工藝師,生於屏東縣來義鄉。自國中畢業後,就獨自北上到臺北從事建築業包工,後來經歷金融風暴返鄉。習藝過程(所屬流派、擅長的技法或樂器) 返鄉後塗南峰以自己的名字成立工作室,歷經多次改名,最後以「啄木鳥」為名。此命名由來有深層的意義,塗南峰自述:「啄木鳥悉心雕啄醫樹並從中取食,我是以雕刻木頭再創作,賦予木頭新生。」顯示出塗南峰對木雕工藝創作的崇高理念。初期塗南峰透過自學木雕工藝過程曾遭遇瓶頸,尤其在行銷方面。爾後原住民族委員會安排來義鄉就業訪視員宋麗玲前往拜訪塗南峰,並協助他行銷作品。在兩人的努力下,再加上受到原住民族工藝師的認證光環加持,慕名而來的民眾及企業日益漸增。塗南峰曾受邀至桃園國際機場參展,吸引許多外國遊客的目光,同時亦開啟許多民間藝術交流的平台 。技藝特色 此外,塗南峰更致力於培養年輕排灣族族人,希望年輕一代也能傳承木雕這項工藝。只要有心想學習木雕,塗南峰都會傾囊相授,並優先教授生活弱勢的族人,讓他們具一技之長。塗南峰的女兒也在網路通路上成立「屏東縣來義鄉原創人文藝術網」 ,試圖透過融入年輕人的思維積極行銷木雕文創工藝,傳承排灣族的文化。

排灣社會被視為「階序社會」,在於其社會大體分為兩個範疇:貴族與平民。貴族與平民在神話中有不同的起源,貴族為(太陽)神的後代,因此不管是先天或是後天透過祭儀的加強,貴族都比平民有著更大的 luqem(靈魂與神及祖先的關係表現在人的活動的能力)。 而排灣族在部落社群藝術上的表現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風格,正主要是因階序社會制度下所展現的工藝表現和產物,用以彰顯身分地位與權勢,兼具家系傳承的記號和紀錄。起初,木雕技藝表現在家屋,以及家屋的裝飾如樑柱、門楣等,再有家屋中的器具如桌椅、甚至木碗到湯匙等。

相關文章

2023-11-10

張秋山匠師所製作的糊紙作品,承襲茂興齋四代的製作傳 統,不僅技術熟練製作出民間需求的各項糊紙類型,就人 物、屋厝的造型比例、用色搭配上皆充滿著傳統美感特質。茂興齋糊紙店為臺北地區罕見的百年糊紙之家,張秋山匠師傳承父執輩的手藝,糊紙世家的背景讓張秋山匠師有機會前往大臺北各地施作大型靈厝糊紙。張秋山匠師施作的大士爺、靈厝的風格完全體現了臺北各地糊紙藝術的地方色彩。

2023-11-01

竹木雕刻源遠流長,竹雕被視為藝術的代表之一,起源於古代文人將詩文、圖畫刻於竹上。宋代至明代,竹雕融入了建築庭園裝飾,成為當時藝術的瑰寶。臺灣的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因此竹雕在這片土地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竹雕的成功端賴著作者對竹材特性的深入了解和雕刻技藝的純熟。陳春明先生是竹雕藝術的傳承者,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刻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還兼容了傳統和現代的風格。他是全國性知名藝師,符合傳統藝術登錄的審查基準,因此值得被登錄保存。

2023-11-10

黃啟祥先生為人間國寶黃塗山藝師之次子,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深諳黃塗山藝師的竹編秘訣,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黃啟祥先生作品注重實用性,擅於展現生活器具,其健康狀況良好,具高度傳習能力及意願。黃啟祥先生民國99年至102年獲選成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傳習藝生,並於102年經結業考核審查通過,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