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布

南投縣信義鄉

布農族傳統織布工藝-谷秀紅

布農族傳統織布工藝-谷秀紅

南投縣信義鄉

有溫度的布

布農族傳統織布工藝-谷秀紅

2023-11-10

谷秀紅女士能操作布農族最高竿之12竿織布技法,並了解織布相關器物製作方式,包括:整經架、夾線板、綜棒、分層棒、固定棒、腰帶、織布箱、緯線梭子、線材等。其不僅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谷秀紅女士長久以來接受各級學校邀請及委託,傳授布農族傳統織布技藝,致力推廣本項工藝,具傳習能力及強烈傳習意願。谷秀紅女士為南投縣布農族濁水溪線主要的編織傳習者,是目前濁水溪主流的潭南、雙龍、人和、地利4個部落中,被公認的傳統織布文化代表。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關於布農族織布的傳說與禁忌: 一、布農族有一首母子對話的童謠,其中最後一段孩子問媽媽為甚麼要織布,媽媽回說:「因為要孩子穿」。孩子又問,為甚麼要給孩子穿,媽媽說:「因為怕著涼」。由這首童謠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布農族的織布最主要用來保暖。但是甚麼時候開始織布的,沒人可以清楚地說出原因。以前的老人家說,再有兩個太陽被族人射下後,變成了月亮,之後月亮就在一個大石頭上面教導族人織布。從那刻起,布農族人就知道如何織布,就有了衣服可以穿。隨著時代變化,布農族的傳統織布只剩下一些耆老們會,現在都是用縫紉和十字繡的比較多了。 二、布農族的織布禁忌:有一位婦女在庭院織布,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家裡的人發現沒有木柴可以生火,於是就大聲呼喚乾的木柴回家,過一會就一大堆木柴從遠處滾過來,但是經過庭院時卻把織布的線勾得亂七八糟了,使得婦女沒辦法繼續織布了。此時,婦女的心裡非常的生氣就咒罵(tuhasaz),柴火聽到也就很生氣,全部回到山裡再也不願意幫族人且拒絕來往了。所以老人家在準備織布時,都會跟小孩子及家人們叮嚀,不要跨越整經架(a-lusain),也不能在織布的時候跟人家吵架,不然都要把織布的線收起來,暫時不做,因為這樣才不會帶來麻煩。 三、布農族的織布常用的顏色有黑色(黑泥)、綠色(山藍)、紅色(薯榔)、黃色(薑黃)。服飾上的圖騰來自於百步蛇身上的紋,男生服飾的Habang(背心)的紋路就是跟百步蛇(Kaviaz)有關。以前有個傳說,織布的最開始的祖先叫做I-bu,他生了一位男嬰。有一次在餵孩子吃奶時,孩子竟然把媽媽的奶頭咬斷了,這件事情傳到族人眼裡被視為不吉祥的事情,認為會帶給一家人不幸。I-bu只好跟先生商量,決定把孩子丟棄在山裡。I-bu雖然很不捨,但還是忍住悲傷,將孩子裹在habag-taimg,放入hasivugu(月桃盒裡),放置在山中的hutun(石堆下)。到了家中I-bu一直無法忘記他那心愛的孩子,過了三天,她忍不住了決定去看他,他將hasivugu打開後,看見一隻百步蛇(kaviaz)盤居在那裡,她就小心翼翼地用手撫摸牠,Kaviaz也很溫勳,如同牠是她的孩子一般的親近她。於是,I-bu決定把她帶回家。有一天,I-bu在織布的時候發現kaviaz身上的圖騰好漂亮,就造著她的紋路織下來。一直到現在我們傳統的織布不論是顏色還是複雜的圖案都是跟kaviaz有關,所以我們也一直將kaviaz視為我們的好朋友。

相關文章

2023-11-01

詹益農先生是一位專精於製鉋工藝的藝術家,他精通鉋刀製作的各個工序,包括刀形設計、刀片研磨、鉋身選材以及鉋座角度等。他的作品不僅在使用功能上極為考究,更注重材質造形,展現出典雅器形之美,具有藝術性。這種特質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的標準,被認定為具有藝術價值的登錄基準。

2023-11-10

林國隆先生具備數十年傳統柴燒經驗,在陶器不上釉的狀態之下,能控制燒出火痕、金銀彩、落灰、流瀑、結晶體系之魚卵結晶、哈密瓜紋理、翡翠青瓷等柴燒風格,掌握各種風格的燒製方式,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林國隆先生創立柴燒研究會,並多次舉辦柴燒國際研討會,積極培訓傳統柴燒人才,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與意願。林國隆先生為水里蛇窯第三代窯主,堅持保存傳統柴窯燒成工藝,帶領窯場成功轉型發展,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8

十四歲國小畢業後,就跟著苑裡姑父處學習木雕,姑父就是他木雕的啟蒙者及帶領者,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學院派訓練,完全靠著他的手、及思想發揮,所謂「興之所至,雕刻刀亦隨之」,最能形容他的創造過程,目前有小兒子張光卿一起從事雕刻工作,佛像市場消退後,開始製作手工檜木花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