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禾工坊製琴師

新竹市東區

古琴製作-單志淵

古琴製作-單志淵

新竹市東區

百禾工坊製琴師

古琴製作-單志淵

2023-11-10

單志淵師事多位古琴製作師傅,此生皆投入斫琴志業,並按照古法記載,斫琴必開鑿琴頭的舌穴、聲池、琴尾的韻沼以及琴身中的天地柱,是傳統唐宋古法中最重要的「聲形韻象」的部分,能導致全面良好共鳴,保存古琴製作完整工序。亦有多位名家彈奏與收藏其作品,且擁有完整的製琴空間與設備,能正確體現古琴製作之知識與技藝。單志淵已有多位子弟長期培育中,並持續於自身樂器工坊及多所大學授業,具教學熱忱並具傳習能力與意願。單志淵遵循古法,堅持幾乎失傳之唐宋傳統,以傳統工法斫琴,於斫琴技藝上嚴謹專注,對待古琴如藝術品般,並充分展現個人技藝與時代特色,於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古琴自古即為鎮殿安宅之神器,有正音,古代更使用於散天安邦之儀式。它的文化內涵,包羅萬象。斫琴工藝的知識與技藝包含陰陽五行、魯班尺度、節氣吉時應和、木作、榫接、髹漆、織物、螺鈿。 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數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孔子、蔡邕、嵇康、蘇軾等都以彈琴著稱。琴的音色高雅,古人常用它來抒發情感,寄托理想。琴的象徵意義,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琴」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二十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據現有的圖像與文獻資料顯示,琴在漢末時已大致定型為後世通用的形制。唐代製造的琴,與宋、元、明、清時造的琴,就有造形藝術風格上的區别和音色特徵的區别。 古琴的無形文資於新竹已歷200年,琴器的技藝特徵是以木料的聲形意象命名,依其名而定其琴身而如人形;各部結構、製作程序中,琴身與聲形意象環環相扣,依名而行,直至完斲,具象成器,先人斲製程序以尊重地方自然產物為依據,實物為體,傳統為用,美化地方族群人文特色,頗具台灣的時代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1

「協大木器行」由李阿維先生於1962年創立,起源於台灣大溪。李阿維司精通木器製作,師承九叔公學習木工技藝,並於台北胡回邦家具工廠磨練技藝。在台北開設木器製作工廠後,於1959年回到大溪,創立「協大木器行」。他堅持傳統工藝,將木工、鑿花工、漆工等匠師的技藝結合,打造出完美的家具。店名「協大」象徵著匠師們合作協力,共同製作出高品質的木器。

2023-11-10

賴永發先生師承新竹許錦相漢式傳統雕刻,從事木雕工藝40多年,熟悉漢式木木雕技術,擅長鏤空圓雕技法以及「清底」技術,作品以人物、花鳥見長,曾獲文建會第三屆、第四屆民族工藝獎佳作,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優選,第一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第四屆國家工藝獎入選等獎項。賴永發先生掌握相關技術,有傳習能力與意願。賴永發先生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2023-11-01

尤瑪‧達以其巧手與智慧,呈現出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的極致之美。她的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泰雅族祖靈信仰與社會秩序具體實踐的象徵。使用苧麻為原料,搭配天然植物染料,尤瑪‧達陸藝師的織布作品展現了獨特的文化色彩,在染織藝術與藝術史上具有卓越的價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