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頂成龍

苗栗縣竹南鎮

剪黏-鄭盛宏

剪黏-鄭盛宏

苗栗縣竹南鎮

廟頂成龍

剪黏-鄭盛宏

2023-11-10

鄭盛宏師承江清露大師,為洪坤福流派,從事剪黏達52年,作品精於結合水彩釉與寶石釉,擅長人物架勢熟於塑泥製作,富藝術價值。傳承泉州派的剪黏技藝,以不同弧度的薄胎彩色瓷碗、盤為剪黏材料而不使用彩色玻璃片為其特色,從事廟宇的建造與修護,將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創作之中,兼擅泥塑、交趾陶,精於人物、禽獸造形,作品造形與釉色皆優美、堅固耐用,熟知剪黏之知識與技術,完美地展現傳統工藝之美。鄭盛宏掌握相關技術,設立剪黏、交趾陶材料生產工廠,積極研發交趾陶的胚土與釉藥、剪黏泥塑的胎土材料,傳習弟子已有第三代,有傳習能力與意願。鄭盛宏參與眾多寺廟工程,作品遍布台灣中北部宮廟,口碑良好,文化脈絡下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剪黏是結合剪與黏的傳統技藝,就是將零碎陶瓷片裝置在泥塑上,明末以前在閩南廣東地區流行,大約清康熙年間傳入臺灣,剪黏的發源說法眾多,不同地方有不一樣的稱呼,福建泉州、漳州稱「剪花」,台灣客家話與閩南話稱「剪粘」,潮州稱「聚饒」、「貼饒」、「扣饒」,廣東稱「嵌瓷」等。剪黏發源地說法眾多,大都與當地民窯陶瓷業有關,具釉彩的彩瓷片剛好可以做為鑲嵌建築物的裝飾物,有起於大陸福建泉州、潮州、漳州等說法。臺灣相關文獻最早的出現剪黏一詞,在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臺海使槎錄》中,書中記載「臺南泉漳郊商倡議建水仙宮,廟中亭背、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水仙宮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明末清初可能有大陸工匠參與施工,清廷治台之初施行渡臺禁令,剪黏可能是清中葉後才有大陸工匠來台。日治初期,臺灣並無專業的剪黏工匠,多半仍由水土師傅兼職承作,後來從大陸聘請來藝師包括葉王、洪坤福、柯訓、何金龍等人來台施作。1920年代,臺灣剪黏界人稱「南何北洪」,分別指南部的何金龍與北部的洪坤福,人稱「金龍司」的何金龍是潮州名師,活躍與清末民初,大正十一年(1922年)來臺6年,參與廟宇剪黏,亦擅長彩繪,作品主要分布台南縣市;來自泉州的洪坤福則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自廈門來臺參與北港朝天宮與臺北龍山寺工程,洪坤福精於捏塑「尪仔」,亦有「尪仔福」美稱,作品重氣勢。臺灣的剪黏工藝大致分成閩南、潮汕、臺灣等三種地域特色,由於臺灣的剪黏常與交趾陶結合,學界將剪黏藝師分為潮州與泉州兩派。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北港朝天宮聘請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廟宇交趾陶、剪黏,柯訓帶侄兒柯仁與大弟子洪坤福同行,大正元年(1912年)柯訓先回大陸,柯仁與洪坤福續留臺灣約三、四年之久,洪坤福隨後受邀承接各地廟宇的交趾陶與剪黏工作,常有人慕名前往拜師,洪坤福雖沒有久留臺灣,但培養了弟子梅菁雲、石蓮池以及人稱「五虎將」的張添發、陳天乞、陳專友、姚自來、江清露等人,五虎將日治時期學藝出師,活躍到台灣戰後剪黏工藝二、三十年,徒子徙孫開枝散葉,成為臺灣剪黏工藝的主要系統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8

王清霜先生製作的漆器不僅僅是古昔生活用品,更具有藝術價值。他的漆藝在髹漆和高蒔繪方面表現出色,在台灣漆藝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題材具有地方特色,呈現出台灣鄉土文化,並且展現了高難度的蒔繪技法。由於他的漆藝已經瀕臨失傳,因此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這些特點使得王清霜的漆器在藝術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值得被保存和傳承。

2023-11-01

石地發兼具「頭手」、「平直手」與「晟手(修手)」等各階段石雕技術,擅長運用各式工具與工法以完成作品,並孰悉及反映作品題材之典故與內涵。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

2023-11-10

蘇素任女士傳承自傳統竹編工藝人間國寶黃塗山等人。嫻熟於傳統竹編工藝技術與技法,基本功夫扎實,以傳統竹編工藝為主體,著墨於「減法、禪意」概念,連結生活美感,把傳統竹編用創新手法呈現。 近年來,結合傳統竹編工藝與大面積空間進行編織,運用空間整體氛圍中,呈現竹編工藝震撼人心的感動。主要靈感來源為日常生活體驗,不僅造型細膩多變,亦展現其藝術性與創造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