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頂成龍

苗栗縣竹南鎮

剪黏-鄭盛宏

剪黏-鄭盛宏

苗栗縣竹南鎮

廟頂成龍

剪黏-鄭盛宏

2023-11-10

鄭盛宏師承江清露大師,為洪坤福流派,從事剪黏達52年,作品精於結合水彩釉與寶石釉,擅長人物架勢熟於塑泥製作,富藝術價值。傳承泉州派的剪黏技藝,以不同弧度的薄胎彩色瓷碗、盤為剪黏材料而不使用彩色玻璃片為其特色,從事廟宇的建造與修護,將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創作之中,兼擅泥塑、交趾陶,精於人物、禽獸造形,作品造形與釉色皆優美、堅固耐用,熟知剪黏之知識與技術,完美地展現傳統工藝之美。鄭盛宏掌握相關技術,設立剪黏、交趾陶材料生產工廠,積極研發交趾陶的胚土與釉藥、剪黏泥塑的胎土材料,傳習弟子已有第三代,有傳習能力與意願。鄭盛宏參與眾多寺廟工程,作品遍布台灣中北部宮廟,口碑良好,文化脈絡下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剪黏是結合剪與黏的傳統技藝,就是將零碎陶瓷片裝置在泥塑上,明末以前在閩南廣東地區流行,大約清康熙年間傳入臺灣,剪黏的發源說法眾多,不同地方有不一樣的稱呼,福建泉州、漳州稱「剪花」,台灣客家話與閩南話稱「剪粘」,潮州稱「聚饒」、「貼饒」、「扣饒」,廣東稱「嵌瓷」等。剪黏發源地說法眾多,大都與當地民窯陶瓷業有關,具釉彩的彩瓷片剛好可以做為鑲嵌建築物的裝飾物,有起於大陸福建泉州、潮州、漳州等說法。臺灣相關文獻最早的出現剪黏一詞,在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臺海使槎錄》中,書中記載「臺南泉漳郊商倡議建水仙宮,廟中亭背、雕鏤人物花草,備極精巧,皆潮州工匠為之。」水仙宮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明末清初可能有大陸工匠參與施工,清廷治台之初施行渡臺禁令,剪黏可能是清中葉後才有大陸工匠來台。日治初期,臺灣並無專業的剪黏工匠,多半仍由水土師傅兼職承作,後來從大陸聘請來藝師包括葉王、洪坤福、柯訓、何金龍等人來台施作。1920年代,臺灣剪黏界人稱「南何北洪」,分別指南部的何金龍與北部的洪坤福,人稱「金龍司」的何金龍是潮州名師,活躍與清末民初,大正十一年(1922年)來臺6年,參與廟宇剪黏,亦擅長彩繪,作品主要分布台南縣市;來自泉州的洪坤福則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自廈門來臺參與北港朝天宮與臺北龍山寺工程,洪坤福精於捏塑「尪仔」,亦有「尪仔福」美稱,作品重氣勢。臺灣的剪黏工藝大致分成閩南、潮汕、臺灣等三種地域特色,由於臺灣的剪黏常與交趾陶結合,學界將剪黏藝師分為潮州與泉州兩派。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北港朝天宮聘請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廟宇交趾陶、剪黏,柯訓帶侄兒柯仁與大弟子洪坤福同行,大正元年(1912年)柯訓先回大陸,柯仁與洪坤福續留臺灣約三、四年之久,洪坤福隨後受邀承接各地廟宇的交趾陶與剪黏工作,常有人慕名前往拜師,洪坤福雖沒有久留臺灣,但培養了弟子梅菁雲、石蓮池以及人稱「五虎將」的張添發、陳天乞、陳專友、姚自來、江清露等人,五虎將日治時期學藝出師,活躍到台灣戰後剪黏工藝二、三十年,徒子徙孫開枝散葉,成為臺灣剪黏工藝的主要系統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8

林朝金先生對於打粗胚、細胚、開臉、底漆、粉漆、安金箔,及入神儀式等,均十分精通。林朝金先生將技術傳承予下一代,有進一步傳習他人的力與意願。林朝金先生於民國64年向麥寮丁朝山先生拜師學藝,當時盛行大家樂、六合彩,也是台灣粧佛師傅最為忙碌的時期。丁朝山本店聘請多位來自於外地的師傅,包括江文賀以及丁金皮一起共事,另外也另聘一位專門做粗胚的師傅。林朝金因為在當時資歷比較久,且曾在新竹學習窗花雕刻,因此丁朝山即讓林朝金跟著師傅們一起做,並將技術傳承下來。當時林朝金專做粗胚,也是當時唯一的一位,因此在民國60幾年至70年期間,只要從丁朝山本店出去的每一尊神像,都經過林朝金之手。民國79年林朝金離開丁朝山本店,另外成立「信興神佛雕刻」,而此時亦是大家樂、愛國獎券結束,並開放大陸探親之際。對於台灣神像雕刻業來說,亦是重要的轉捩點。

2023-11-08

黃德勝是泉州派粧佛藝師陳金泳的徒弟,他的學習過程是在糊紙店裡自主摸索和師傅陳金泳的指導下進行的。起初,他在糊紙店中協助師傅,根據師傅的需要提供所需工具。在這個環境中,他無形中學到了如何製作糊紙作品。師傅並不是一直手把手地指導,多數基本製作方式他需要自己摸索,只有在遇到困難或需要訣竅時,師傅才會提供指導。

2023-11-10

熟知竹籠茨建材特性、建築結構原理,並善用建材表現造型美感。具竹籠茨建造之知識、技藝及經驗,並熱心傳承與推廣,為文化脈絡下不可多得的適當保存者。台南市安南地區新吉庄,早年為鹽鹼旱澇之地,許多伏流水與河床飄忽不定,歷年均有「做大水」災情,地方稱呼氾濫河川為「青瞑蛇」。居民為求住居安穩,遂發展出「竹籠茨」建築工法,以竹管為梁柱,並以鑿孔穿榫方式銜接結構。於大水過後,將未倒塌竹屋,敲除壁面土泥減輕重量後,即可扛起快走,移至高地躲避下一次水患。 「竹籠茨」是臺南台江地區的傳統民居形式,以口徑尺寸各異的竹管,鑿口榫接之後架接成屋。頂棚覆以芒草、茅草遮雨。周圍四壁常以竹編夾泥牆代之。其屋基僅擱置於平坦硬地上,並未埋入地下,俟大水氾濫退去,敲破四周壁垣減輕重量,再以人力扛至高地等待洪水退去。充分反映鹽分地帶、易淹水地區的居民生存智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