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失傳技藝

臺南市仁德區

傳統彩繪-許良進

傳統彩繪-許良進

臺南市仁德區

傳承失傳技藝

傳統彩繪-許良進

2023-11-09


許良進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專精繪製各種題材、作品具多樣性。色彩優美構圖精準具藝術價值。師承西螺彩繪藝師許報錄,並自學油畫技藝。擅長鐳金畫法、技法獨特技藝精湛。)台灣中生代重要彩繪藝師技藝優秀。作品分布南部各地宮廟、質量俱優。結合傳統彩繪與現代美術技法。


探究台灣本地建築彩繪源起,僅知清康熙年間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曾提及諸羅原住民在門板上彩畫人像的案例,但却無法驗證與今日台灣漢人木構建築彩繪有何血源關係。除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本是閩粵原鄉橫的移植來台的行業,而此手工業源流尚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上古時代,故指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是千年活化石,應非過誇之詞。 統彩繪是人類表現繪畫技藝的本能,其應用範圍相當寬廣,舉凡民生必用的木構建築彩繪、版畫、傢俱彩繪、紙絹本彩墨書畫或金石類表面彩飾等等統統涵蓋。 而在傳統繪畫中,泥金、擂金是較單純的繪畫表現,然而越單純的東西越難表現,要透過黑與白如何呈現適當的氣氛與層次,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深受社會普遍關注,緣起於人和生活器物使用關係的密切,加上建築彩繪內涵所牽涉的不只是平面繪畫如何表達的問題,更是一套相當嚴謹的油漆工法如何施作的問題;因此,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又被認定是漢族墾台三百年來,至今仍保有最具原鄉技藝本色的工藝類種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1-01

竹木雕刻源遠流長,竹雕被視為藝術的代表之一,起源於古代文人將詩文、圖畫刻於竹上。宋代至明代,竹雕融入了建築庭園裝飾,成為當時藝術的瑰寶。臺灣的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因此竹雕在這片土地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竹雕的成功端賴著作者對竹材特性的深入了解和雕刻技藝的純熟。陳春明先生是竹雕藝術的傳承者,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刻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還兼容了傳統和現代的風格。他是全國性知名藝師,符合傳統藝術登錄的審查基準,因此值得被登錄保存。

2023-11-08

朱周貴春是大甲區的藺草編技藝保存者,他擅長立體化編法和揀花法,並且具有數十年的草編經驗。在藺草編這個傳統技藝中,以「龍鳳蓆」最具代表性,它採用鏤空方式構成龍和鳳的紋飾,編織時需要非常細心且巧妙地計算位置,難度極高,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2023-11-01

楊瑞西先生傳承自傳統泥塑、剪黏工藝系統,造型、構圖、佈局及設色等極具宗教文化及民俗意趣,遵古法施作,如五股助順將軍廟之泥塑、剪黏作品,具備相當卓越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辨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