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手藝禮敬神佛投身錫雕半世紀

雲林縣北港鎮

錫工藝-蔡明堂

錫工藝-蔡明堂

雲林縣北港鎮

以好手藝禮敬神佛投身錫雕半世紀

錫工藝-蔡明堂

2023-11-09

蔡明堂的作品被廣泛應用在知名的公廟,例如朝天宮、慈誠宮、保安宮等,這些作品不僅顯著地反映了特定族群或地方的生活特色,而且具有代表性。他的技術不僅局限於錫器,還包括銅和鐵等金屬材料的施作,展現了他多才多藝的一面。蔡明堂的創作豐富多樣,為台灣的金屬工藝增添了獨特的藝術價值。蔡明堂是的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美感,而且展現了他精湛的技藝和對古老錫器製作技術的傳承。他來自一個錫器製作世家,並且繼承了家傳的工藝流派。他擅長保存並應用古老的「入銅」技術,並將其結合到錫銅工藝中。

台灣的錫工藝派別可分為福州派與泉州派,台南、嘉義、北港則大多以泉州派風格的錫工藝為主。泉州派的風格較強調段型,造型簡約大方、裝飾紋樣素養,垂珠、纓絡、流蘇等搭配是其特色之一。而北港藝師蔡明堂八十年後的作品風格則接近較華麗的福州派,善用模鑄、多層次繁複、細部常應用貼金箔等華麗的特色,此一轉變主要是因應客人訂製而有的特色。這樣的轉變不僅顯示了藝師們的靈活適應能力,也使得台灣的錫工藝更加豐富多樣,充滿著創意和藝術性。希望這些優秀的藝師們能夠繼續傳承和發展台灣的錫工藝,讓這項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永續保存。

北港的錫工藝與北港的開發、朝天宮媽祖信仰的歷史密切相連,北港最早在清治台時期,就有「打鐵街」一稱的街道,足以說明當時金屬工業的盛況。 關於錫器的使用,不僅是廟堂的宗教禮器,也出現在生活中,與常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臺灣錫器的使用類型,大致可分為祭祀用禮器與日常生活用品兩大類。

相關文章

2023-11-08

吳樹發是一位傑出的漆器藝術家,他擅長結合雕刻、漆藝等多種技法,以臺灣風土民情為主題,先刻後繪,創作出獨具藝術性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具有精湛的技藝,還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臺灣獨特的地方特色。

2023-11-09

黃塗山先生是竹編工藝的傳統工匠,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五十年的豐富經驗。他的竹編工藝非常精緻高雅,是眾多徒弟的師傅,對竹藝的傳承和創新树立了典範。傳統工藝通常不容易大量生產,而且製作過程非常耗時,因此這種技能有失傳的危險。黃塗山先生的竹編工藝不僅展現了他的多元技能,還反映了古昔常民的生活型態。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個人技藝,還對台灣的竹工藝文化和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23-11-08

葉勇助是臺灣粧佛技藝的傳統工藝師,他精通粧佛技法中的泥塑、木雕和脫胎造像等繁複技巧,尤其在脫胎造像方面,他的造型和用色皆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粧佛這個民間傳統工藝領域,脫胎造像技法已經相當罕見,而葉勇助能夠傳承並精熟這項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貴和獨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