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師自通,自成一派

臺南市北區

神明紙帽-高啓舜

神明紙帽-高啓舜

臺南市北區

無師自通,自成一派

神明紙帽-高啓舜

2023-11-09

高啓舜生於1964年,是臺南府城頂大道的居民。起初,他專注於傳統彩繪藝術的發展,但在2003年,他轉向投入傳統紙帽的創作。他的參賽作品屢次獲得優異成績。他的作品風格多元,具有立體造型、多層次裝飾、精緻的粉線做工等特點,簡約而高貴,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他注重神明紙帽的規制與禮制,既保留傳統表現方式,又進行考證和創新改革。他將現代設計觀念融入製作工法中,使用了紙帽內襯網紗、雙紙結合,並運用CAD繪圖和雷射切割等現代技術。他的作品具有特殊性,無需師傅指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府城紙帽製作中的重要代表者。

相關文章

2023-11-10

出生於南投縣竹山鎮,自幼家境清寒,又因其父親於竹木加工廠工作,熟悉竹產業,所以國中畢業後,白天於竹山工業區學習竹木車床(車只)賺取微薄薪資,晚上就讀補校,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高中學業,雖然過程中相當辛苦,但自此開始奠定竹藝生涯的基礎。 1982-1983年,至草屯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學習竹藝,當兵退伍後,開設冠德竹木精品社,1999年前,主要是製作車床技術之竹製品,包括筆筒、錢筒、香筒、筆架、筆枕等。1998年至工藝中心跟隨黃塗山學習傳統竹編技藝,同時亦學習竹蒸籠及竹家具的製作,自此皆以傳統竹編工藝製作為主。2010-2013年人間國寶黃塗山接受文化部補助辦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在4年傳習課程中,劉興澤長時間受黃塗山指導,傳承黃塗山技藝。

2023-11-09

程精鈞1962年出生於嘉義縣番路鄉。1987年程精鈞在桃園工作,閱讀民生報時看到藤編工藝師張憲平的展覽作品,因而萌生想學習藤編的興趣。在記者引介下程精鈞向張憲平拜師,學藝四年後,於1992年參加全省美展評選第三名嶄露頭角。作品形狀花紋造型頗有藝術價值。採螺旋編法,輕盈堅固、實用,有其特殊性。其技法師承張憲平,承原住民工藝元素及南洋風格。

2023-11-10

年少即師承嬸婆Yabung Wilang彭秋玉學習地機tminun balay平織、lmamu經、緯挑、snuyu斜紋;向Ryuhing流興部落的林白金蝦學習lmamu緯挑;並向耆老們學習傳統搓捻治做苧麻線的技法,目前尚種植苧麻。 2000年時至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學習高機技法;於輔大接受織紋分析、染、高機、刺繡、設計概念培訓兩年。熟知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的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可獨立完成水平背帶織機,單經雙緯技法。具備傳習能力與傳承使命感,持續在部落大學、南澳高中專班、南澳文物館或家中教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