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刻畫出新人生

嘉義縣朴子市

布景彩繪-陳明山

布景彩繪-陳明山

嘉義縣朴子市

用畫筆刻畫出新人生

布景彩繪-陳明山

2023-11-09

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傳張清根先生,再傳張錦濤先生),陳明山先生師承張錦濤先生。 遷居嘉義縣後,開枝散葉,傳徒張水清、洪武雄、陳明山、林丙皇、,洪武雄傳徒賴登祥,今之戲劇布景彩繪工作者,師承可說源於嘉義縣,故有「嘉義縣是戲劇布景的故鄉」之說。 (二)陳明山師承臺灣民俗戲劇布景祖師張朝陽的第三代傳人張錦濤為師,學習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布景,早期曾是黃海岱、黃俊雄布袋戲團專任布景彩繪師,目前專門從事醮壇、藝閣及傳統布袋戲劇布景等相關彩繪,作品題材多以五顏六色的布景龍、鳳、麒麟等吉祥物為主。

布袋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一般認為是「肩擔戲」。肩擔戲一詞最早見於1795年(清乾隆60年)。 布袋戲在發展之初,主要是在室外,俗稱為:野臺戲(外臺戲),因此在戲臺設計上便傾向於拆卸與攜帶的便利性。基本上布袋戲的演出戲臺有兩種,一種是肩擔戲,這類江湖賣藝的布袋戲,其舞臺比較簡陋,以其扁擔撐起為之,或者是以其隨身攜帶的戲籠為之,這類簡易的舞臺主要是配合他們四處演唱賣藝的需要,因此在運輸上力求簡便,要求一個人就能將所有家當隨身攜帶,並且善加利用,如此才可物盡其用,迅速移動。 日治時期臺灣的布袋戲班為了避免彩樓在製作、搬運、使用、存放以及影響演員演出等不利的因素,又必須滿足觀眾欣賞要求,逐漸模仿自中國大陸來臺戲班的戲臺布置,將平面寫實繪畫布景的方式應用在布袋戲戲臺。 戰後布袋戲的表演從彩樓進展到鏡框戲臺後,隨著舞臺尺寸的加大,布景畫布取代了原來的木雕設計。

相關文章

2023-11-09

呂錦霞老師是藺草編織這項傳統技藝的熱情推廣者和重要保存者。她出生於苗栗縣苑裡鎮,從小在父母親的指導下學習藺草編織技藝。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手工藝技藝逐漸失傳,但呂錦霞老師決心保持和傳承這項文化遺產。她不僅掌握了傳統的藺草編織技法,還創新地將竹編技法和中國結法巧妙融入其中,使得她的作品獨具特色。

2023-11-10

許建福先生的泥塑紙糊獅頭製作展現了對傳統工藝的深厚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創新中保留著古典與現代美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能反映臺灣北部舞獅技藝的地域性文化和流派特色。其中,嘴巴部分可開闔活動的設計,彰顯了臺灣北部開口獅的典型特色,這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當地舞獅傳統的呈現。這種特色不僅讓獅頭更加生動有趣,也使觀眾更能感受到臺灣北部舞獅的獨特之處。

2023-11-10

陳穎派事傳統彩繪70餘年,熟知彩繪技法的表現形式,對傳統建築彩繪技藝所需相關知識及工序均能掌握,且技藝精良,亦長年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擔任建築彩繪修護匠藝,具備傳統「彩」與「繪」的能力與技藝。陳穎派藝師彩繪精良,題材豐富,繪工細緻,並熟知傳統知識,具傳習能力,並有二位兒子傳承其技藝與知能。具傳承體系與明確師承,傳承系譜完整,亦反映在地脈絡。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時齡十二歲的陳穎派開始隨父親陳萬福習藝,從磨粗紙→整理環境、打雜→學調公灰、拌豬血土、煮桐油→披麻捉灰、地仗處理、色料調配→畫垛頭、垛內等依序學習傳統彩繪工法,十幾歲就出師獨當一面,從事廟宇彩繪,常與同行切磋以增進畫藝。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