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紙麒麟神轎真厚工

臺南市中西區

糊紙-洪銘宏

糊紙-洪銘宏

臺南市中西區

巧手紙麒麟神轎真厚工

糊紙-洪銘宏

2023-11-08

洪銘宏的祖先原本在金門烈嶼從事糊紙業,傳承已有四代之久,一直於台南民權路上經營糊紙工藝,直到1981年(民國七十年)開設了「左藤糊紙製品店」。洪銘宏從十三歲開始學習糊紙藝術,師承於父親洪錕鎔,後來跟隨金門的翁文林、李清榮學習,並在回到台南後向當地的陳金泳、洪新發等人學習,從不同的師傅那裡吸取了他所需的技藝。

洪銘宏的糊紙作品屬於混合派風格。在這種風格中,身體部分和軟胚派相同,使用紙類材料,如紙筒、紙捲或單張紙,層層堆疊以塑造外形。這種製作工法在肌肉、頭部、四肢等部位運用紙類材料,具有容易變化和修飾的特點,因此在台灣是最常見且被多位藝師使用的方法之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洪銘宏的創作風格由過去的呆板轉變為色彩濃艷、更具活力和威風,他致力於使作品呈現栩栩如生的效果,獨樹一格,為台南糊紙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

2023-11-08

廖慶章具備傳統彩繪、素描和水墨畫等多方面技能。他的作品在表現傳統風格的同時,也融入了現代美學觀念,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他的傳統技法非常優秀,熟練掌握各種色料在不同材質上的運用,並能自如地創作出自由寫意的作品。他的作品源於傳統廟宇彩繪,受到台南潘氏門神華麗風格的影響,同時也融入當代水墨精神,具有個人風格和地方流派特色。

2023-11-01

竹木雕刻源遠流長,竹雕被視為藝術的代表之一,起源於古代文人將詩文、圖畫刻於竹上。宋代至明代,竹雕融入了建築庭園裝飾,成為當時藝術的瑰寶。臺灣的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因此竹雕在這片土地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竹雕的成功端賴著作者對竹材特性的深入了解和雕刻技藝的純熟。陳春明先生是竹雕藝術的傳承者,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刻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還兼容了傳統和現代的風格。他是全國性知名藝師,符合傳統藝術登錄的審查基準,因此值得被登錄保存。

2023-09-26

漆線工藝為於雕像素胚表面增加立體花紋,隨後在上漆或貼金箔的一種傳統而罕見的技術。漆線工藝,無論漆料調和、堆塑、或揉線、圖案規劃、黏貼漆線,均相當特殊,非其他類別師傅所能完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