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神轎製作傳統匠師

臺南市中西區

神轎製作-王永川

神轎製作-王永川

臺南市中西區

國寶級神轎製作傳統匠師

神轎製作-王永川

2023-11-08


王永川,國校畢業後,父親王西海是從事頂下桌的木工師父,在其耳濡目染之下,看著前人的作品,靠著自己的分析揣摩,不斷的研究開發,竟也無師亦通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從事神轎製作已有57年的歷史,作品散見全國各地,以臺南市最多。目前在臺南市從事大多神轎製作傳統工藝的師傅,皆是從王永川大轎學藝成功,自行創業,是永川伯感覺最欣慰的事。 對於作品期創造題材多自己決定,在工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則是設計圖的繪製,至於雕刻則是待設計圖一擬出,將影印圖稿貼在木材上,照樣雕刻即可。

王永川先生是罕見的神轎製作藝師,他的作品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具有保存和傳承價值,顯示出精湛的傳統工藝。他的作品風格穩定大方,技藝代表了精緻完美的傳統工藝價值,因此獲得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獎項的肯定。他製作的神轎、供桌椅等作品,雕工精美細緻,展現了鑿花技藝之美,深具民間工藝價值和薪傳意義。

王永川先生的技法優秀且保存了閩南古法遺風,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審查辦法的第2條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指定基準。他的神轎作品具有傳統刻法,並且是全台灣少數保存者之一,他在臺南地區形成了技藝傳承體系,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審查辦法的第2條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之指定基準。

相關文章

2023-11-01

黃紗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四十多年木雕藝術經驗的藝師,他從小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神龕雕刻,並在日籍師父的指導下,掌握了繪圖與欄杆雕刻的技藝。他的刀法乾淨俐落,曾獲得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臺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首獎,並獲得大墩工藝師的稱號,具有卓越的藝術性。

2023-11-10

陳穎派事傳統彩繪70餘年,熟知彩繪技法的表現形式,對傳統建築彩繪技藝所需相關知識及工序均能掌握,且技藝精良,亦長年在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擔任建築彩繪修護匠藝,具備傳統「彩」與「繪」的能力與技藝。陳穎派藝師彩繪精良,題材豐富,繪工細緻,並熟知傳統知識,具傳習能力,並有二位兒子傳承其技藝與知能。具傳承體系與明確師承,傳承系譜完整,亦反映在地脈絡。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時齡十二歲的陳穎派開始隨父親陳萬福習藝,從磨粗紙→整理環境、打雜→學調公灰、拌豬血土、煮桐油→披麻捉灰、地仗處理、色料調配→畫垛頭、垛內等依序學習傳統彩繪工法,十幾歲就出師獨當一面,從事廟宇彩繪,常與同行切磋以增進畫藝。

2023-11-01

寺廟彩繪在台灣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現,更是具有歷史性、人民性和地方特色的藝術。然而,這項傳統藝術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社會現代化和寺廟建築的改建,傳統的寺廟彩繪受到威脅。木造廟宇被水泥、石雕取代,傳統的彩繪技藝因此逐漸失傳。這種變遷不僅在宜蘭,而且在台灣各地都普遍存在,傳統寺廟彩繪的美麗和獨特性因此面臨消失的風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