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接班人

屏東縣滿州鄉

滿州民謠-張錦桂

滿州民謠-張錦桂

屏東縣滿州鄉

傳統藝術接班人

滿州民謠-張錦桂

2023-11-08

張錦桂具有豐富的民謠知識和技藝,參與了「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滿州民謠—張日貴傳習計畫」並且在計畫結業後擔任教學助理,指導滿州鄉境各中小學的民謠社團和社區民謠班。他積極參與詩詞創作和演唱比賽,並且在國內外多項音樂展演和交流活動中取得佳績。他不僅具備傳統曲調、月琴彈唱、即興演奏和創作新詞的知識和技藝,還展現出顯著的傳習能力和意願。

張錦桂所演唱的歌謠曲風符合滿州地區長期以來的文化傳統,表現了民謠曲風的抒懷先民生活和悲切之感。他的活動基地設於滿州民謠協進會與滿州民謠館,兼具傳承和休閒的功能。在文化脈絡下,他被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的適當代表者,具備登錄的條件。

相關文章

2023-11-03

保存者賴宜和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客家大戲藝師,不僅長期從事客家大戲表演藝術,還具備京劇、客家小戲、歌仔戲等多種劇種的演出技藝。他對客家大戲的相關知識和技術非常熟悉,能夠正確體現這一傳統表演藝術的精髓,並具有深厚的造詣。賴宜和具備傳習客家大戲的能力和意願,願意將自身的知識和技藝傳授給後人,推動客家大戲的傳承與發展。

2023-11-13

清朝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曾設鎮總兵署於明朝建立的金門千戶所城,後又將總兵署移至後浦,並於農曆四月十二日將城隍爺分火到後浦奉祀,由此並衍生出目前年年熱鬧舉行的四月十二迎城隍。根據〈古地城隍重建落成志〉及地方耆老的說法,由於金門鎮總兵署移駐後浦,城隍爺和城隍廟也就遷治到後浦,這就是浯島城隍廟以四月十二日為廟慶的背景。整體后湖聚落的信仰中心為昭應廟,廟宇明確創建年代己不可考,但透過廟內匾額推測,創建年代約於清初,宮廟並於1976年進行重修(金門縣志,1992:494);廟宇中主祀神明為六姓王府、池府王爺、朱府王爺,另有陪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廣澤尊王、蘇府王爺、中壇元師等;原每年六姓府王爺、池府王爺、朱府王爺之誕辰皆舉行建醮儀式,但因考量居民之經濟清況,現己修改為一年只建醮一次,且由三位王爺輪流;另有每十二年一次,逢兔年舉行之海醮。貓公部落在台灣地圖上東側海岸中心點,北距花蓮市50公里,西距花蓮縱谷的光復19公里,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兩條河匯合部落區域後向東入海。

2023-11-02

小西園掌中劇團是園派布袋戲界的重要劇團,具有完整的編制體系,其劇碼經典,廣受觀眾喜愛。這個劇團不僅注重演出技藝的培養,還非常重視後台的表現,使得他們的整體演出具有傑出的水準。他們的表演不僅在技術上優秀,還展現了園派布袋戲的指標性特色,為該劇種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