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吟唱祈福

苗栗縣泰安鄉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苗栗縣泰安鄉

耆老吟唱祈福

泰雅族北勢群Pinwagi舞曲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這個Pinwagi舞曲在苗栗縣泰雅族北勢群世代相傳,其歌詞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用語,還包含著深刻的隱喻。吟唱的旋律多樣且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展現出該族群的審美意境。

然而,由於老一輩的泰雅族人逐漸老去,他們非常強烈地希望將Pinwagi的傳統知識傳承下去。中生代也願意參與這一傳承過程。透過保存和維護計畫,Pinwagi的語言和旋律得以完整地記錄下來,從而實現了傳給後代的目的。這樣的保存工作有助於保護這項獨特的文化遺產,使其能夠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

2023-11-03

傳承自張鴻明、蘇榮發、蔡青源等名師,熟悉上下四管,能正確體現南管之知識技藝。現為振聲社館先生,長期從事南管教學,並整理一套深入淺出的南管教學方式,有傳承南管之熱忱與實際作為。對於南管推廣與教育貢獻良多,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0-13

艋舺,今名萬華,為臺北市最早發源地,300多年前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漢人由渡海前來墾植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福建泉州三邑(晉江、南安、惠安)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寺供奉,當時為祈航海安寧郊商,同時興建後殿,奉祀天上聖母、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等,此後乃至日據時期,龍山寺除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外,更是商業、經濟活動之處,甚至為議事、訴訟等祈求神靈公斷之場所。

2023-11-02

共樂軒是大稻程北管軒社中的一個著名音樂社團,歷史悠久,以傳統的音樂表演而聞名。這個社團具有豐富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被譽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音樂團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