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簷到人間交趾陶大師

嘉義縣新港鄉

交趾陶-林洸沂

交趾陶-林洸沂

嘉義縣新港鄉

從廟簷到人間交趾陶大師

交趾陶-林洸沂

2023-11-08

林洸沂基於對廟宇建築的濃烈興趣,因此就讀初中時決定中斷學業而去學做廟的手藝,並由祖父帶著他去拜訪雲嘉南地區做廟聞名的林萬有。1964年(民國五十三年)開始了三年又四個月的學徒生涯,跟從林萬有身邊學習寺廟建築、設技、剪黏、雕塑等技術,直到林萬有師年事已高,退出廟宇修建工作,林洸沂才開始獨當一面,收授徒弟,承包寺廟裝飾、浮雕、剪黏等工作。 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林洸沂在嘉義的孔子廟看見林添木作品後,嘆為觀止,再拜入林添木門下,學習交趾陶釉藥調配、煉製的技巧。

交趾陶民間多稱「尪仔」、「廟尪仔」或「淋搪花仔」等,為一種應用於臺灣傳統寺廟、宅第建築裝飾及觀賞、實用器物之低溫彩釉軟陶。 交趾陶的淵源可上溯到漢綠釉,唐、宋、遼等鉛釉彩陶的唐三彩系統與明代的五彩,其配釉方式並受江西景德鎮釉上彩以及山西的琉璃與法花彩等影響,逐漸在民間默默醞釀而成。 臺灣交趾陶手藝則是於清代由粵、閩一帶來臺的工匠所傳入。由此對臺灣的寺廟建築裝飾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林洸沂-保存神氣,良工苦心巧煉補〉,江韶瑩、陳磅礡著)

相關文章

2023-11-08

黃德勝是泉州派粧佛藝師陳金泳的徒弟,他的學習過程是在糊紙店裡自主摸索和師傅陳金泳的指導下進行的。起初,他在糊紙店中協助師傅,根據師傅的需要提供所需工具。在這個環境中,他無形中學到了如何製作糊紙作品。師傅並不是一直手把手地指導,多數基本製作方式他需要自己摸索,只有在遇到困難或需要訣竅時,師傅才會提供指導。

2023-11-10

林清河出生於做陶世家,從小就在泥土堆長大。從小就曾為家裡窯場放牧水牛(註:早期還沒有練土機時,大部分的窯廠都有飼養水牛來協助練土(踩土))。年紀漸長,除了上學外,都要在窯場幫忙,因而學習到許多做陶技術與經驗。 1977年,父親林双喜先生因為兄弟分產獨立經營添興窯。1979年,林清河返家接手協助父親管理添興窯,1980年起由於林清河已經熟稔相關營運,父親双喜先生集另外進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經營壽險業務,走上人生的第二春。自此,林清河即獨立挑起添興窯的經營。

2023-11-09

陳夀彝是臺灣傳統建築彩繪領域的專家,他擅長傳統彩繪技法,並且在畫作中融入了民俗內容,使其作品更具傳統風貌。他的作品反映了古昔常民生活的型態,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相關文物登錄的指定標準。陳夀彝的畫藝純熟,作品多元,保存了臺灣多面生活珍貴資產。他的藝術風格融合了西畫技法,具有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並在藝術史上具有價值,瀕臨失傳,符合相關登錄指定的基準。陳夀彝目前被譽為臺灣彩繪(畫師)界的第一人,他不僅擅長民俗畫、水墨和膠彩等多種畫風,而且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其結構技法和表現特別優秀,符合相關登錄指定的基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