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不息

高雄市美濃區

高雄皮影戲團

高雄皮影戲團

高雄市美濃區

燈影不息

高雄皮影戲團

2023-11-07

高雄皮影戲劇團的前身為宏興閣皮影戲團,團長陳政宏師承已故教育部民族薪傳獎皮影戲藝師許福能。除了傳承傳統,陳政宏團長還根據時代需求創新劇本和演繹手法,推陳出新,提升了傳統皮影戲的水準。這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的要求,即具有時代或流派特色。

高雄皮影戲劇團在陳政宏團長的領導下,不僅繼承了台灣傳統皮影技藝,還積極吸取各方創新元素,不斷改良皮影戲的雕刻技巧和演出細節,呈現出更高水準的皮影戲藝術和表演內容。這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的要求,即具有藝術價值。

傳統皮影戲通常以漢民族文化歷史為主軸,其脈絡特色清晰易辨,美學基礎深厚。然而,高雄皮影戲劇團的新創作品嘗試融入了台灣原住民及本土文化內涵,使得演出效果新奇迷人,戲偶造型美感廣受肯定。這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的要求,即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

相關文章

2023-10-13

在傳統泛泰雅社會中,男子曾獵首、女子具織布能力,始獲得紋面資格,方能論及婚嫁。紋面禮俗象徵在生命進程中成為「社會人」,肩負成家、保護聚落之社會責任,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紋面禮俗含括了傳統泛泰雅文化中生命儀禮、社會責任、超自然觀念等地方知識。雖然今日紋面已不再廣為實踐,轉化為貼紋面貼紙、暫時性紋畫之行為,仍被族人作為族群認同之重要表徵。

2023-11-14

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美濃永安庄福廠入年駕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延續而下,歷史脈絡清晰,世代相沿成俗。該地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儀典由客家八音開道,福首及祭典參與者從開基伯公為始,依序奉請9座土地伯公至福廠結壇接受信徒祭拜。

2023-09-18

楊蓮英女士坐科11年,基本功札實穩健,在京劇武旦方面有獨到之表演心得,能戲甚多,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