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仔香最早的金獅陣頭

臺南市西港區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

臺南市西港區

西港仔香最早的金獅陣頭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

2023-11-07

西港廣慈宮金獅陣是「西港香」最先組成的金獅陣,也是最具聲勢的武術陣頭,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素有「獅母」之稱,從早期至今一直是西港香出巡繞境時之開路先鋒。此金獅主要是為了3年1次的「西港仔香」組織、訓練,當訓練完成後,即擇期至玉敕慶安宮開館,向神明稟告成效,並向千歲爺報告已經完成準備可以開始繞境。烏竹林金獅陣有開路解厄、驅邪祭煞及維持秩序的功能外,其餘例如金獅陣開始繞境後,一定會帶著謝籃,除了裝載廟方或是地方仕紳餽贈的謝禮外,最重要的是裝載的淨香爐、鞭炮、金紙、淨符等物,淨香爐一路香火不斷,象徵沿路驅邪除穢、淨化空間,若表演時有人不小心觸犯禁忌時,靜香爐有淨化金獅陣的作用。另外,兵器皆貼有淨符,在地人慣稱為淨符,其來源是金獅陣於請獅祖立館後,在廟裡由獅祖降駕於手轎仔當場直接畫於金紙,與其他陣頭皆由法師畫符及唸咒有所不同,手轎畫符儀式象徵神明已驗收核可該陣頭,往後神祗將會如影隨形,跟隨金獅陣消災解厄、祛除晦氣、驅除邪靈。另外,打圈、燃放鞭炮等也都具有消災解厄之驅邪避禍的宗教意義。此外,西港廣慈宮金獅陣與創立於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的「麻豆紀安宮金獅陣」互為獅母與獅子;為西港仔香入廟時,能同時進入西港慶安宮王府參拜的2支獅陣。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屬於「宋江四陣」之一,其獅頭造形和動作獨特有趣,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作為宋江陣底的陣種,金獅陣不僅展現出宋江陣式的演出,還包括獨特的「舞獅」表演,單、雙、群打等動作相當獨特,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值得保存。此外,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被譽為臺南縣金獅陣的始祖,被稱為「獅母」,其衍生出許多金師陣,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在「西港仔香」中,該陣頭具有領導地位,可入王府,並且在表演動作和技藝方面保留了原味,展現出極佳的技巧,非常值得保存和傳承。

相關文章

2023-11-07

王慶芳是日治時期來台的京劇演員江玉寶之子,他的母親黃菊妹則是採茶班的演員。在三歲時,他被過繼給了與父母親同戲班的王進和潘清金夫婦,從此改姓為「王」。七歲時,他加入了竹南亂彈班「慶桂春陞」的囝仔班,在這裡他學習了「三花」技巧,並隨後跟隨養父王進參加了不同的亂彈戲班,包括「南華陞」、「新全陞」和「新興陞」等。在十四歲時,他開始擔任「老新興」的角色,並且學習了「小生」的表演,受到養父王進的指導,並開始參與排戲工作。十八歲時,他進入了「再復興」東社班,已能夠獨當一面。

2023-11-13

拼板舟的建造技術,是臺東縣蘭嶼鄉雅美(達悟)文化中的重要特質之一,與漁團組織及飛魚季祭儀,有緊密相連的關係。拼板舟的造船技術,保存了雅美(達悟)古代文化的遺跡。在大船落成禮(mapabosbos)時,全體動員,過程的儀式性令人讚嘆。拼板舟和大船落成禮,兩者構成雅美(達悟)文化的核心價值。

2023-11-14

農曆元月十五日巡男丁(迓男孫燈):男丁是早期農村社會的主力, 閩南話的“丁”與“燈”發音相同,為了鼓勵添丁,海豐三山國王廟在每年的元宵節舉行都會舉辦迎燈繞境活動,海豐地區居民添男丁就要向廟方“報燈”,來年參與迎燈,每年農曆元月1日至30日當中第一個出生 的男孩子稱為當年的燈(丁)頭,可以搶燈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