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傳統靈魂一輩子

臺中市清水區

南管音樂-清雅樂府

南管音樂-清雅樂府

臺中市清水區

一甲子傳統靈魂一輩子

南管音樂-清雅樂府

2023-11-07

清雅樂府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審查基準。他們保存了傳統南管音樂的特質,具有泉州移民文化特色,並繼承了傳統的工尺譜特色,具有特殊性。南管音樂在臺灣有悠久的歷史,與地方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具有地方性意義。經過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清雅樂府被認定為符合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等三項審查基準,因此值得登錄保存。

據林茂賢教授研究調查指出,廣義的南管指中國南方語系之音樂,它也有五音、絃管、南音、南樂、郎君樂、郎君唱等名稱。南管樂曲分有指、譜、曲三類,「指」又稱指套,即套曲,為有譜、有詞、有人物故事可供演唱之內容者。「譜」指樂器演奏曲,「曲」又稱唱曲,即散曲,為供演唱之單曲。唱詞發音以泉州土腔為主,少數曲子以北方話演唱,俗稱「南北交」。 以南管之發展言,東晉五胡亂華,北方中原民族大舉南遷避禍,中原文化逐因而傳入福建閩南泉州一帶;及至唐末經王審知兄弟的推行,並吸收唐代大曲部分精華,與當地音樂結合,逐漸形成「南管」樂曲。宋朝王室為躲避金人,政治經濟南遷,因福建泉州是對外最早的港口,商船雲集,人口增加,文化日趨興盛,民間娛樂場所應運而興,於是一般藝人及愛好南音之士,逐競相創作新詞,使南音的內容更加充實。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管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管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管所吸收、融合。 台灣南管由閩南傳入,最初流行於澎湖地區,其次為嘉義,繼而彰化鹿港一帶,相繼設館,聘請南管藝師傳授唱曲及樂器演奏。

相關文章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2023-11-07

廖瓊枝二十一歲時轉入「龍霄鳳劇團」向陳秀鳳老師學習苦旦。二十四歲時,加入「汪思明廣播劇團」後,唱腔大為精進,並逐漸開始以出演苦旦的角色聞名。廖瓊枝女士是一位具有傳統藝術價值的歌仔戲表演藝術家。她的演出不僅展現出極高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還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廖女士一生致力於歌仔戲的表演,並且不斷研究,使得她的身段和唱腔方面都不斷精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成為台灣重要的傳統表演藝術代表者。她的唱腔和身段皆具有名家風範,曾被教育部選為民族藝師,為歌仔戲藝術的代表性保存者。廖女士一生致力於歌仔戲的教學和傳承,並且成立基金會推動歌仔戲藝術,貢獻良多。她的身段和唱腔融合了各種劇種,展現出深厚的傳統藝術素養,被譽為當今台灣的第一苦旦。除了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外,廖女士還深具傳統理念,著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具有傳統藝術保存的理念和實踐。因此,她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登錄標準,是具有高度價值的保存者。

2023-10-13

大庄部落的平埔族居民以大武壠(Taivoan)、馬卡道(Makatao)兩個亞族人口為主。在傳統文化特徵上則以大武壠(Taivoan)亞族為主,其中大庄公廨的信仰模式與牽戲(或稱牽曲)儀式更呈現出典型的大武壠(Taivoan)系統特徵。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