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唱歌仔戲他下台縫弓鞋

屏東縣屏東市

歌仔戲-陳文山

歌仔戲-陳文山

屏東縣屏東市

上台唱歌仔戲他下台縫弓鞋

歌仔戲-陳文山

2023-11-07

陳文山先生出生於1951年,他的藝術之路始於幼時觀看戲劇,並在3歲時被戲班夫人陳玉葉收養,踏入戲班生活。在成長過程中,他跟隨武戲先生「猴仔義」學戲,並於1967年至1969年間在多個歌仔戲劇團中演出,包括內臺班和外臺劇團。他曾在高雄的「成功電臺」和「鳳鳴電臺」短暫演出,但因認為電臺歌仔戲缺乏動作而離開。最終,他加入了「紫玉燕歌劇團」,並長期在該團中演出。

陳文山先生的特色在於他擅長演繹丑角中的「三花」和「網仔丑」,並且能夠反串飾演女性角色,表現出色。他還具有即興創作能力,能夠打油詩、唸歌,並進行竹板表演。此外,他年輕時對武打演出相當擅長,使他成為一位多才多藝的藝人,被譽為接近全能型的演員。他近年來也致力於歌仔戲的傳承工作,參與各種推廣活動,並在社區大學教授歌仔戲的技巧,為傳統表演藝術的保存與傳承做出重要貢獻。

陳文山先生是一位具有多年歌仔戲演出經驗的藝師,他參與了多項內外台形式演出,並且擁有廣泛的藝能,涵蓋客家大戲和恆春半島民謠等不同類型的演出。他的演出跨足多種風格,且深入研究,使他能夠正確體現不同類型的歌仔戲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具有代表性。他長期致力於在各地傳授歌仔戲基本功,並進行拋採茶與傳統內台歌仔戲經驗的傳承,具有良好的傳習能力與意願,是歌仔戲藝術傳承的重要人才。目前,他在南部歌仔戲界地位崇高,是該地區重要的歌仔戲藝師與傳承者,並且擁有豐富的演出經驗,符合在文化脈絡下成為傳統表演藝術登錄的適當人選。

相關文章

2023-11-06

黃榮泉(1932~2019),桃園復興人,其所吟唱者,於文化及族語能力急遽變遷與衰退的今日,彌足珍貴。而其所吟唱之內容,始於泰雅族由南投瑞岩祖源地遷徙,輾轉擴散流佈至大漢溪上游沿線今新竹縣尖石鄉、桃園縣復興鄉,鉅細靡遺的傳頌相關之部落遷徙源流。

2023-10-13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2023-11-14

共和堂管理委員會與陣頭了解相關民俗與陣頭等知識、技術與文化表現形式,歷年來參加團練的教練、副教練傳承各項陣頭技術都盡心盡力,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都能充分展現。具有積極的相關意願,目前參與情況良好,每科結束也是一個階段性,本次差爺下科的即可進階為五毒大神成員,而五毒大神成員於下科即是邢具爺或助教,而助教必需經過各個層面都要能熟識例如:協助指導、新成員的訓練、衣服的穿戴、頭盔的配帶,安館安排等等…如均能得到耆者們的認同,才可以考慮進任為教練人選。每次團練或是出陣時,過去曾參與五毒大神陣之學童,雖然年紀增加,卻也都會回來協助指導,共同訓練五毒大神陣之新成員,以便出陣,且積極推動相關傳承工作。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