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歌仔戲第一丑角

屏東縣潮州鎮

歌仔戲-陳勝在

歌仔戲-陳勝在

屏東縣潮州鎮

臺灣歌仔戲第一丑角

歌仔戲-陳勝在

2023-11-07

陳勝在,1954年生,是一位具有豐富歌仔戲演出經驗的演員。他的藝能專研於歌仔戲中的三花角色,這在歌仔戲表演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角色。他的演出受到了明華園昔日劇團演員洪進丁和父親陳明吉的啟發和指導。在演員訓練歷程中,他受到了劇場洗禮,不僅參與了歌仔戲,還與現代劇場界的大師吳靜吉、賴聲川等人有合作接觸。他的表演手法非常多樣,包括電影、默劇、電視和歌仔戲等,他強調觀眾是表演的核心,演員需要將觀眾放在心裡,並透過身體語言、情緒表現,以及節奏掌握等技巧,將角色的心境和情感傳達給觀眾。

在陳勝在的丑角演出中,他有獨特的程序,包括掌握觀眾情緒、控制節奏、帶入唸詞唱曲與走位,以及與對手飆戲等步驟。這些程序在其他歌仔戲班中較少見,顯示了明華園對於丑角角色的重視和編排。因此,他被劇評形容為「反丑為主」,突顯了他在歌仔戲演出中的特殊技藝和表演風格。


陳勝在先生對歌仔戲的戲及丑角表演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皆能正確體現;陳勝在先生擔任丑角,國內外獲獎無數,個人仍競競於傳習後輩,劇場教學傳徒無數,無私提攜後進;陳勝在先生提升丑角角色至與旦角、生角並駕齊驅,提升歌仔戲之可看性,表現形式且具代表性,展現歌仔戲文化脈絡。

相關文章

2023-10-13

「城隍」本是古代神話中守護池的神後來成為祈雨賑災、趨凶除惡、護國保邦及管理亡魂之神,掌管陰陽兩界,深得民眾的信仰和敬服。禮記禮運篇記載:「天子大腊八,水庸居第七」,意指天子每年要祭祀的八位神祇中,第七位是城隍,故最初僅天子可以祭拜,城隍塑像供人膜拜,傳說始於三國時代的吳國。

2023-09-18

承襲龍潭龍鳳頭八音系統的謝旺龍先生,自 19 歲開始學習八音,歷經八音從喜慶拚場的熱鬧興盛,逐漸不再成為婚喪喜慶儀式的要角,其師徒制的傳承、口傳心授的指導模式也逐漸隨著文化沒落而消失。

2023-10-13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