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甲戲之美

新北市三重區

南管新錦珠劇團

南管新錦珠劇團

新北市三重區

九甲戲之美

南管新錦珠劇團

2023-11-07

南管新錦珠劇團具備前、後場的戲班,並且擅長進行「九甲戲」的表演與教學。他們的演員唱腔優美,身段細膩,展現出溫婉柔美的特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的登錄基準,即「具有藝術價值者」。此外,南管新錦珠劇團保存了臺灣九甲戲「南唱北打」的獨特藝術特色,表現出特殊性。他們的技法優秀,保存了九甲戲的傳統藝術元素,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的登錄基準,即「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

該團的藝術傳承來自臺灣九甲戲王包,並在臺灣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戲曲藝術。他們的劇目、曲牌、唱腔與身段具有地方性,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的登錄基準,即「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此外,南管新錦珠劇團積極參與薪傳教學,並在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等地進行傳統戲曲的推廣工作,對傳統戲曲的傳承與推廣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3-10-13

大墓公或稱為義塚公,元名為古村坡塘義民公,其成立有兩種傳說。一為據傳兩百多年前各村莊組有鄉防隊,以禦盜匪。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間,林爽文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組織臺灣天地會,起義於彰化,全臺鄉勇響應。臺北以林小文為首,擺接堡(今土城、板橋、中和地區)壯丁,盡前鬢髮應之,一時大戰於柑林碑,時有良民欲糾眾以鎮兵亂,清廷誤認為天地會黨人,良民盡皆冤死於獄,而後真相大白,清廷乃表聖諭厚殮;二為大墓公旁另有一座「義塚萬善公廟」,墓碑上刻有「難民萬善遺骸墓」字樣,碑立於嘉慶十年(1805),清明日。

2023-11-14

溯自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水難及移民遷移北港溪南岸後,為感念水災罹難的民眾及祈求往後生活能夠安穩,持續每年農曆7月持續由六庄十一角頭輪流主辦,以港口宮為中心,舉辦露天夜普、搭建孤棚方式與頭城及安平孤棚不同,為表恭敬不能直接擺放地面,但須傾聽民眾心聲,故高度架設約為半人高,為雲嘉南一帶少見,具地方文化與生活特色,民眾高度認同、熱心參與。

2023-11-13

后湖聚落位於金城鎮東南方,鄰於泗湖聚落與昔果山聚落,屬金門縣金寧鄉管轄,為一血綠聚落,即整體后湖聚落以許姓為主要姓氏,根據《金門縣志》記載:「今浯之許姓,係宋末自丹詔(今詔安)遷來,故名初居之村曰丹詔,後分數系(金門縣志,1992:381)。」 整體后湖聚落的信仰中心為昭應廟,廟宇明確創建年代己不可考,但透過廟內匾額推測,創建年代約於清初,宮廟並於1976年進行重修(金門縣志,1992:494);廟宇中主祀神明為六姓王府、池府王爺、朱府王爺,另有陪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廣澤尊王、蘇府王爺、中壇元師等;原每年六姓府王爺、池府王爺、朱府王爺之誕辰皆舉行建醮儀式,但因考量居民之經濟清況,現己修改為一年只建醮一次,且由三位王爺輪流;另有每十二年一次,逢兔年舉行之海醮。貓公部落在台灣地圖上東側海岸中心點,北距花蓮市50公里,西距花蓮縱谷的光復19公里,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兩條河匯合部落區域後向東入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