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文化使命

高雄市茄萣區

下茄萣金鑾宮太平歌樂社

下茄萣金鑾宮太平歌樂社

高雄市茄萣區

傳唱文化使命

下茄萣金鑾宮太平歌樂社

2023-11-07

下茄萣金鑾宮太平歌樂社為本市民俗金鑾宮王醮之藝陣,屬金鑾宮四館之一。目前最早之演出紀錄為1948年。早期是媽祖要啟建王醮時的臨時性團練組織,王醮結束後謝館解散,沒有固定聚會,也沒常態性傳承,2011年起金鑾宮王醮後並無謝館,由廟方無償提供團練空間至今。館東郭江清先生師承林老仲與薛善,演出與傳承近六十年,曲風古樸純正,保有太平歌樂之時代及流派特色。且成員多為茄萣在地人,向心力佳,具強烈保存意願。

下茄萣金鑾宮太平歌樂社為高雄市民俗金鑾宮王醮之藝陣,屬金鑾宮四館之一,館東郭江清先生師承林老仲與薛善,演出與傳承近六十年,曲風古樸純正,保有太平歌樂之時代及流派特色。

相關文章

2023-11-15

八份開基姑媽宮為「西港刈香」的發源地,清代原組金獅陣,後因經濟問題而結束,改組北管,1911年為參加西港刈香及保護庄廟,創立宋江陣,第一代成員為陳日茂、陳選等人,據耆老口述,八卦陣為佳里番仔寮師傅所教,「暗館」則是竹仔港師傅傳授,本陣屬「青腳巾」系統,創立至今已逾百年,參與西港刈香已歷35科,從未間斷。2011年成立拳頭會龍安武館,紮根傳統武術,也陸續培養出新生代宋江陣成員。創陣至今維持庄頭陣形式,從組陣、入館、開訓、開館、探館、參與香科、謝館,無不遵守傳統,依序進行。 儀式嚴謹,保留若干傳統禁忌。陣法節奏快、變化多端,經典者如八卦陣(又名巡更護主),成員武藝紮實,教練團傳承信念堅定,小庄頭組大陣,向心力極強。

2023-11-06

陳添火先生出生於大正5年(1916年),是暖東靈義郡的北管老師之一,各種北管樂器與牌子皆能演奏,主要屬於北管中的福路派。

2023-11-13

台灣原住民族中至今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在與漢人大量交易日常生活器皿之前,陶器在阿美族人日常生活中廣泛的被使用。依器皿的用途分類,包括水壺、飯鍋、飯碗、陶甗、酒杯、酒瓶、祭器等。由於陶土的地理分佈,東海岸的阿美族社會形成了太巴塱、豐濱部落等製陶中心。在鐵鋁鍋不易取得的年代,豐濱部落每年於五月集體製陶一次,幾乎每戶有一位婦女,每人製作二、三十個不等,以供自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