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風華

澎湖縣馬公市

踏涼傘-莊萬枝

踏涼傘-莊萬枝

澎湖縣馬公市

傳承百年風華

踏涼傘-莊萬枝

2023-11-06

莊萬枝,生於昭和11年(1936),馬公東衛人。民國38年(1949)曾隨舅舅學習拳頭功夫。 東衛於清朝時期武館盛行,自然發展出獅陣,涼傘技藝雖不像獅陣那樣熱鬧,卻需紮實武術基礎。涼傘為神物,不能隨意放置或不尊重,更不得作為武器使用。多數拳頭師拿起涼傘,從原本的遮蔽及開路用途衍化出特殊技藝,套路常為廟宇之有形元素、道士步或為拳頭步。涼傘套路皆無圖形,師傅僅動作示範,言語傳授。

涼傘技藝在廟會迎神儀式中,不論主客迎答互會或入宮安座前表演,為澎湖民間祭典儀式中極具特色之傳統表演藝術。莊萬枝師傅承襲呂文如基本步罡與套路,透過觀察與創新,建立獨特風格。不論是單腳屈膝之「金雞獨立」,或為起腳至出腳,充分表現身體極佳的平衡感與力度。獨特之「花步」,利用滑、點、踏及配合身體律動,表現趣味性。保存傳統之「坐蓮花」,分文、武兩種,亦有快慢及強弱之分,為雙腳躍起盤坐,利用反作用力量向上,屈膝、大小腿內側著地,再用下盤力量彈起而雙腳同時著地,極具藝術性與特殊性。除了步罡及套路外,左右換手,增加變化性也能表現整體協調性。

相關文章

2023-10-13

過火,是一種潔淨的儀式,在新莊稱之為「弄過火」,有文史工作者認為弄之意義在於「衝」、「闖」及「撞」之意涵在其中,因此就是指衝、闖過「火堆」。過火分可為五種:金紙堆、七星爐、炭火、檀香爐、火城;而另一類田調研究則將過火分為七類:過柴火、過烘爐火、過金紙火、過火城、過油鼎火以及過燈燭火。

2023-11-06

陳英女士具備出色的恆春民謠演唱技藝,能夠表現恆春民謠的六大調。她的表演技巧優秀,唱作俱佳,並且這些表演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即興演出的。她不僅具有深厚的知識和技藝,還能正確體現恆春民謠的特色,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的認定基準,即具有代表性。

2023-11-13

西港慶安宮由西港仔街、瓦厝內、南海埔、堀仔頭和茄苳腳等所謂「五角頭」共同管理,創建於康熙51年(1712),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一般認為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可能隨鄭軍而來,但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天后宮,這也就是每屆刈香前必先至鹿耳門「請媽祖」的歷史背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