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樂音的旋律最動人心

屏東縣

排灣族口鼻笛-金賢仁

排灣族口鼻笛-金賢仁

屏東縣

古老樂音的旋律最動人心

排灣族口鼻笛-金賢仁

2023-11-06

口鼻笛在排灣社會制度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音「高下清濁中節度」,是台灣原住民樂器中,唯一可以發出複音音樂的樂器。口鼻笛為兩種樂器,一是用嘴吹的口笛,一是用鼻吹的鼻笛,口笛在排灣社會裡是談戀愛時,少男用口笛來追求少女與紓發失戀的情緒,鼻笛樂音哀愁則是用於喪事時,安慰親屬。傳統口鼻笛是三至五孔,傳統的口鼻笛在排灣社會中只有具有地位、功績、視為勇者的男人才可吹奏,是排灣族人精神與情感的重心。

口鼻笛是排灣特有的吹奏器,雙管鼻笛系統是以北排灣的vutsul系統平和村會吹奏的人數最多,據聞傳統只有頭目家男子才可以使用,也唯有頭目追求女友才可以,但後來才開發給平民吹奏,且雕刻圖案只有貴族才可以,一般平民是不可以的。平和村大都為三孔,另一管無孔的是單一的配音,基本上可以吹高、中、低。據老人家轉述,鼻笛吹奏有如百步蛇發出的長音。

相關文章

2023-11-08

在早期的台灣,移民社會中存在著不同的地域、語言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社群劃分。芎林地區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個以地緣或姓氏為主的散村聚落,客家獅團體多由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或宗族社會所組成。在土地拓墾和資源競爭的環境下,家族和宗族成員團結起來,學習武術,保衛家園。客家獅藉著武術的核心精神,結合了舞獅文化,漸漸發展成為獨特的「客家獅」。

2023-11-14

排灣族最慎重與嚴謹的祭儀,是每五年與祖靈相聚的盛大聚首活動- Maljeveq「五年祭」;族人為懷念神靈的庇佑、回憶過去祖先辛苦打造的家園、祈­求未來的運勢平安順利,最重要的可以讓族人更努力工作,團結合作。在整個祭儀過程中有準備期(通靈請示、製作刺球竿、遮蔽)、正祭期(迎靈、刺球儀式、­祭祀、歌舞頌讚、送靈)、後成期(平安祈福、狩獵、農耕、宰豬獻祭等),而當中族人會­透過刺球祭儀及集體吟歌共舞,營造以夢想祈福、娛靈共生的境地,也促進族人彼此情感交­融及部落和諧。

2023-11-14

小琉球水仙宮欽點五毒大神陣,是琉球鄉重要民俗活動,自1952年成立,主要因應3 年一科的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陣型由刑具爺領 軍,後有武差爺及五毒大神【代表五方及五行,分別是代表東方的綠大神、代表西方的白大神、代表南方的紅大神、代表北方的黑大神及代表中尊的黃大神】,臉譜、服裝各具特色,演出者出陣時要打臉,與台灣其他陣型不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