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民謠阿嬤

屏東縣恆春鎮

恆春民謠-陳英

恆春民謠-陳英

屏東縣恆春鎮

月琴民謠阿嬤

恆春民謠-陳英

2023-11-06

陳英女士具備出色的恆春民謠演唱技藝,能夠表現恆春民謠的六大調。她的表演技巧優秀,唱作俱佳,並且這些表演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即興演出的。她不僅具有深厚的知識和技藝,還能正確體現恆春民謠的特色,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的認定基準,即具有代表性。

此外,陳英女士不僅在恆春民謠的教育和推廣方面積極參與,並且致力於傳承和演出工作。她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並且在傳承過程中加入了創新元素,提攜後進,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的認定基準,即具有傳習能力和意願。這些努力和貢獻使得她在恆春民謠的領域中具有卓越的地位。

民謠是民間自然產生的歌曲,作者往往不詳,內容大抵是描述日常生活與表露喜怒哀樂的情懷。以情歌、勞動歌、祭祀歌為主,因為是集體創作,故帶有濃厚的民族情感及鄉土氣息。恆春民謠屬福佬係民歌的「地方性民歌系統」。蘊含豐富的民俗現象與廣泛的恆春半島語言特色,更能突顯出南台灣多元的風貌與文化遺產,也流露出一般平民百姓的心聲與生活型態,這些來自民間的聲音,是最真的生活寫實。

相關文章

2023-11-14

1915年(大正4年)就已經有8月24日「龜醮」祭儀的紀載,祭儀作為寺廟每年的例行祭典,但錶此祭儀已經長時間持續舉辦。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龜醮」或許早在清領時期便已出現。 喜樹萬皇宮「龜醮」的傳說,描述喜樹庄某天牽罟意外捕捉到大海龜,在眾人的決議下遭到分食,使本已修煉成道的龜精憤怒不平,進而降災於喜樹庄,有分食的庄民家當晚遭受祝融,未參與分食的民家則安然無事。後來在神明們的協助下與龜精進行調解,指示每年農曆8月24日舉行醮典祭儀,製作仙舟添載日常用品,將其焚化迴向給龜靈公,以示庄民道歉之誠意。

2023-11-07

馬蘭複音唱法仍以領唱(獨唱)、高音(獨唱)、歌者即興、自由對位的方式發展出具有多聲部的複音唱法。保存者(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1997年創立,創辦人為郭子雄、高淑娟,師承馬蘭部落長者李原信、汪寶連、陽順英;新馬蘭部落長者林振葉、林振鳳;馬當部落長者郭英男、郭國治;康樂部落長者陽登山、豐福明、吳葉枝等人,主要展演為馬蘭阿美複音唱法「自由對位」歌唱形式,並融合歌舞劇形式展演,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0-13

艋舺青山宮主祀「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相傳為三國時代吳國孫權的將領張悃,西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 ),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因其為人正直清廉,頗受地方人士愛戴;過世後,停柩於縣衙東配室內,就棺槨砌石為壇,每年春秋祭祀,凡有新官到任,三日內必備牲禮致祭以祈求民安物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