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音樂,而是一種語言

新竹縣尖石鄉

泰雅族傳統樂器演奏(口簧琴、縱笛)

泰雅族傳統樂器演奏(口簧琴、縱笛)

新竹縣尖石鄉

不只是音樂,而是一種語言

泰雅族傳統樂器演奏(口簧琴、縱笛)

2023-11-03

在泰雅族的傳統中,口簧琴和縱笛是兩種非常具代表性的樂器,它們在泰雅族文化中扮演著傳遞訊息、特殊祭典樂舞的角色。口簧琴透過口、手與簧片的振動與口腔共鳴產生曲調與樂音,而縱笛則被用於首祭之樂舞,傳遞著凱旋歸來的訊息,同時也具有引領、撫慰、召喚被獵者的靈魂等功能。

然而,隨著社會轉變,口簧琴和縱笛的使用逐漸減少,其擔負的社會功能已經消失。為了保存這些傳統樂器的技藝和文化價值,新竹縣政府於2012年登錄了長老教會牧師阿隆‧優帕司(Along Yupas)為「泰雅族傳統樂器演奏(口簧琴、縱笛)」的保存者。阿隆‧優帕司不僅熟稔口簧琴與縱笛的吹奏技巧與製作工藝,還對當地泰雅族歷史、語言、文化等傳統知識有深入的了解。他擔任「台灣泰雅爾族永續協會」的負責人,積極推廣與保存泰雅族傳統樂器的文化,並在教會活動或學校授課時介紹泰雅族的傳統和傳統樂器的製作,成為推動新竹縣泰雅族口簧琴與縱笛演奏文化的不可或缺者。

這些傳統樂器承載著泰雅族的記憶與部落文化的傳承,即使在當代社會中可能已經不再被廣泛使用,但它們的曲調、製作方式等技藝仍然具有藝術與文化價值。由於部落中的耆老逐漸減少,泰雅族傳統樂器的傳承與保存顯得尤為迫切,這些努力確保了這些珍貴文化遺產得以傳承下去,不至於失去。

相關文章

2023-10-12

五年千歲遶境吃飯擔的悠久文化-是春祭儀式的主要活動,其內容為平安繞境和「吃飯擔」的午餐會。即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舉行,恭請五年千歲到五股十四庄境內遶境祈安,股內信眾組藝閣、陣頭等隨香遊行,並由五股十四庄各股村民輪流提供飯擔給遶境人員食用。

2023-09-18

亦宛然掌中劇團包含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不僅培訓前場表演藝師,對於後場音樂、行政工作方面也積極培訓新手;令對手工藝雕刻、製偶衣、刺繡方面更是講究,精緻研發,對於傳統布袋戲之發展具有貢獻。

2023-11-07

太平清歌為臺南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並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俗民藝術文化趣味。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治時期,與麻豆昔時迎暗藝有關,已傳承至第五代,仍見活力與傳承動能,且保留南管曲樂80首以上,人人可彈拉唱曲,前後場均可互換,具藝術價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