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弄成百萬兵

雲林縣西螺鎮

布袋戲-林宗男

布袋戲-林宗男

雲林縣西螺鎮

十指弄成百萬兵

布袋戲-林宗男

2023-11-03

「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是以「傳統表演藝術」的「戲曲」為登錄型態。演出類型以文戲聞名,呈現臲美口白之詞、布袋戲文學、獨特而清晰明朗之五音,劇情緊湊一氣呵成,以精采的劇情帶動觀眾看戲之情緒,不必以猛烈的武打場面或聲光特效來虛張聲勢。

布袋戲,又被稱為掌中戲,是一種源於閩南地區、結合了福州雕刻、泉州刺繡以及泉、潮州一帶民間音樂的地方戲劇形式。它在清嘉慶時期以前就開始於閩南地區流傳,並在19世紀中期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傳入台灣。布袋戲在台灣發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包括南管、北管(分為西皮與福祿兩系)、潮調等三大派別。

在日治時代,布袋戲團紛紛將歷史故事、章回小說和民俗演藝改編為劇目,並在戰後轉向內台戲的演出形式。各地也建立了專門供布袋戲演出的戲院。隨著時代變遷,布袋戲的表演風格也進行了相應的改變。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劇目的角色和武功技藝不斷地塑造出超能力和玄奇效果,演出風格也變得更加現代化,包括金光戲等形式。同時,布袋戲也引入了電腦動畫和現代化的燈光、爆破技巧,並使用具有旋律性和強烈震憾效果的音樂,使得戲劇呈現更為震撼和引人入勝的效果。

相關文章

2023-11-14

東港共明堂在成立當年除了聘請崁頂鄉港東村教師前來教導外,亦有神明降壇,親自傳授陣行與參禮方式,參禮方式:有個人參拜、統一參拜、開四門等,充分了解本項民俗之知識,歷年來參加團練的教練、副教練傳承各項陣頭技術都盡心盡力,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都能充分展現。東港共明堂成立屏東縣東港鎮五毒大神文化發展協會,成員大都是裝扮過五毒大神的人員為主,主要是負責五毒大神的招募及訓練,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與意願高。

2023-11-21

每年農曆十月十七日迎請汐止忠順廟尪公(保儀大夫)二祖聖駕巡視番仔園、三抱竹等地賜福,恭設紅壇為庄民祭祀之場所,稱之為「年例」。

2023-11-14

’a’owaz是賽夏族人向天神koko' wa:on祈求能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族人能安居樂業生活。是賽夏族農耕小米文化的象徵,為全族性的祭儀早期為四種祭儀分別是祈晴祭、祈雨祭、祈鎮風、祈驅疫,祭典執行的內容會隨著目的而不同,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鎮風祭已廢止,而祈雨祭、祈晴祭和驅疫祭合併成為祈天祭。1945年之後,祈天祭每年舉行,並未中斷,歷次祭典儀式大致依照舊俗並無改變,並與文獻記載之儀式過程相符。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具文化生命力,持續傳承與實踐,保留完整的祭典儀式結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