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九甲音樂

彰化縣埔鹽鄉

高甲音樂

高甲音樂

彰化縣埔鹽鄉

全國唯一九甲音樂

高甲音樂

2023-11-03

九甲音樂為本縣南北管演變成夾雜表演的傳統音樂,較諸南北管樂另有特色,「錦成閣高甲團」為全台唯一之九甲音樂社團,具該團為唯一之區域樂團,備南唱北打特殊表現,亦展現埔鹽鄉西湖村強烈的地方生活聚落藝術色彩。目前有充沛活動力,並保存傳統抄本及若干曲目,故有保存必要性,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

「九甲音樂」為臺灣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又名「交加戲」、「交甲戲」或「戈甲戲」,早期在臺灣與七子戲合稱為「南管戲」。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後,中國大陸統稱為「高甲戲」。 九甲戲在臺灣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臺中后里及彰化伸港鄉泉州厝是兩個有名的「戲窟」。日治時期,后里人士王包成立的「小錦雲南管戲團」,為臺灣最早成立的職業九甲劇團。其後分為「彩花雲南管劇團」和「錦上花南管劇團」,臺灣光復以前已名滿全省,經常於臺北大稻埕永樂座等戲院演出。王包以唱大花臉見長,又能教曲、編寫劇本,曾改編「火燒百花台」、「安安趕雞」等劇本。音樂編制上採「南唱北打」,以南管唱腔揉以北管鑼鼓的效果,配合劇情的推演,於九甲戲的發展頗有貢獻。王包的學生遍及全省,光復後成立的九甲劇團,多數為其傳人組成。彰化伸港泉州厝是孕育最多九甲藝人的村落,最早有「新錦珠」劇團,後又分出「新麗園」、「正新麗園」、「新燦珠」、「生新樂」等劇團,大多由鄉人組成,在本省各地演出,並多次赴菲律賓公演,盛極一時。但自民國49年代(西元1960年)後逐漸蕭條,目前已無職業劇團。 金門是另一個九甲戲的盛行地,民國19年代(西元1930年),古寧頭李氏鄉親在旅居南洋僑商資助下,成立「金寶春」子弟戲班,一時名氣大噪,可惜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因戰亂解散。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底,古寧頭李雲標等人重新籌組戲班,當時戲班的人數20多人,都是李姓宗親,且有首批六名女演員參加,演出《林春生進京》、《乾隆訪山東》、《蝴蝶盃》、《李旦復國》、《羅通掃北》等戲碼。後經金門縣社會教育館輔導,更名為「莒光閩劇社」。民國61年(西元1972年)赴臺表演,巡迴演出兩個多月。返金後團員陸續流失,民國65年(西元1976年)解散。

相關文章

2023-11-03

梁玉水能夠熟知並正確體現泰雅口簧琴這一具代表性的生活樂器。他的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能夠充分體現泰雅常民音樂的價值和特色。泰雅口簧琴是一種特殊的樂器,其吹奏技能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梁玉水具備了這種瀕臨失傳技能,他的存在和傳承工作對於保護這一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

2023-11-07

看東弘農宮金獅陣成立於清代,歷史十分悠久,保留許多的傳統陣勢。在南關線地區因直接或間接傳授其他聚落獅陣,因而被喻為獅祖。2018年看東金獅陣登錄為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是對於其歷史與技藝的表彰。歸仁看東弘農宮的黃腳巾流派具有悠久的創陣歷史,建立在歸仁地區。他們的陣式非常完整,擁有多元的套路,呈現出濃厚的宗教性和神秘性。這支團隊向心力強,充滿鬥志,具有優秀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並且有著制度化的傳承體系。他們擁有強烈的保存意願,致力於將這項傳統藝術保存下來。 在他們的演出中,獅頭的造型非常特殊,獅旦的表演鮮麗突出。他們的金獅陣在南關線地區代代相傳,展現出優越的活力和張力。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歸仁看東弘農宮在地方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3-11-13

清朝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曾設鎮總兵署於明朝建立的金門千戶所城,後又將總兵署移至後浦,並於農曆四月十二日將城隍爺分火到後浦奉祀,由此並衍生出目前年年熱鬧舉行的四月十二迎城隍。根據〈古地城隍重建落成志〉及地方耆老的說法,由於金門鎮總兵署移駐後浦,城隍爺和城隍廟也就遷治到後浦,這就是浯島城隍廟以四月十二日為廟慶的背景。整體后湖聚落的信仰中心為昭應廟,廟宇明確創建年代己不可考,但透過廟內匾額推測,創建年代約於清初,宮廟並於1976年進行重修(金門縣志,1992:494);廟宇中主祀神明為六姓王府、池府王爺、朱府王爺,另有陪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廣澤尊王、蘇府王爺、中壇元師等;原每年六姓府王爺、池府王爺、朱府王爺之誕辰皆舉行建醮儀式,但因考量居民之經濟清況,現己修改為一年只建醮一次,且由三位王爺輪流;另有每十二年一次,逢兔年舉行之海醮。貓公部落在台灣地圖上東側海岸中心點,北距花蓮市50公里,西距花蓮縱谷的光復19公里,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兩條河匯合部落區域後向東入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