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布凡人生

臺南市永康區

布袋戲-王藝明布袋戲團

布袋戲-王藝明布袋戲團

臺南市永康區

造就布凡人生

布袋戲-王藝明布袋戲團

2023-11-03

王藝明布袋戲團是台灣布袋戲界的重要代表,屬於南管派的其中一支戲團。在布袋戲的發展歷程中,不同地區形成了南管、北管和潮調三大派流,而王藝明布袋戲團則深耕於南管派的傳統,為台灣南部地區的布袋戲愛好者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戲劇體驗。團長王藝明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弟子,承襲了師傅的技藝與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該團的表演風格獨特,王藝明在演出中扮演所有角色的對白與念白,成為戲中的掛牌主演者,展現了他的演技和才華。不僅如此,王藝明布袋戲團的演出場地也別具特色,他們的戲棚在正面一側開有一個洞口,王藝明常常站在洞內進行口白演出,這種演出方式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覺和聽覺感受。

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等地,所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 明鄭以後隨著漢人移民來臺,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到了清道光、咸豐年間陸續有泉州、漳州、潮州的布袋戲藝人來臺演出或定居傳藝。早期布袋戲劇本以古書、演藝小說等為主,被稱做「古冊戲」,口白較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 臺灣布袋戲發展至今,面貌大略分成野臺戲、電視布袋戲,野臺戲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衝擊,依然能夠繼續在廟埕或酬神場面展演;電視布袋戲採用攝影棚技巧加上商業行銷,為布袋戲開創嶄新的發展生機。

相關文章

2023-11-03

東山鳳梨園承繼園派北管,表演藝術有其特色,團員五十餘人,皆為地方人士,保存地方價值與色彩,深具地方性。園中有許多中年、少年團員學習,具特殊藝能表現,技藝優秀,團隊活動力強,演出機會多,各種樂器皆有人才。團中保存許多曲本,整理有條,演奏技巧優秀,具特殊性。團長曹長春技藝嫻熟,擅老中青傳承教學,薪傳工作卓著,推廣用心。團中唱曲,各種樂器皆有人才,演奏,唱曲皆有水準,深具藝術性。

2023-11-07

陳勝在,1954年生,是一位具有豐富歌仔戲演出經驗的演員。他的藝能專研於歌仔戲中的三花角色,這在歌仔戲表演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角色。他的演出受到了明華園昔日劇團演員洪進丁和父親陳明吉的啟發和指導。在演員訓練歷程中,他受到了劇場洗禮,不僅參與了歌仔戲,還與現代劇場界的大師吳靜吉、賴聲川等人有合作接觸。他的表演手法非常多樣,包括電影、默劇、電視和歌仔戲等,他強調觀眾是表演的核心,演員需要將觀眾放在心裡,並透過身體語言、情緒表現,以及節奏掌握等技巧,將角色的心境和情感傳達給觀眾。

2023-11-07

吳明生是一位習京劇藝術的老師,後來轉行習京胡,並拜梅派京胡大師學藝,展現出優秀的京胡演奏技藝,保留了少數堅持使用絲弦的拉胡琴琴師之一,呈現了梅派京胡的古風音色和唱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藝術價值。他的傳統表演藝術知識和技藝得到充分體現,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的要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