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燃起的北管魂藝師

彰化縣和美鎮

北管音樂-鄭夏苗

北管音樂-鄭夏苗

彰化縣和美鎮

戰火中燃起的北管魂藝師

北管音樂-鄭夏苗

2023-11-03

鄭夏苗先生作為彰化軒派北管藝師,不僅具有豐富的藝術技藝,而且在地方性北管音樂傳承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教學經驗豐富,能夠演唱多樣性的曲目,包括細口和粗口,並且在角色扮演上有獨特的技巧。鄭夏苗先生不僅在彰化的軒派北管曲館活躍,還在台北藝術大學擔任兼任教師,為北管音樂的教育和傳承貢獻了心力。他於民國108年(2019年)離世,然而,他的音樂傳承和影響將永遠留存於北管音樂的世界中,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藝術遺產。


臺灣漢族主要樂種之一。約在三、四百年前隨閩南移民傳入,同時受到漳州與泉州等地移民所喜好,其中又以漳州住民所在的生活區域,如基隆、宜蘭、彰化等地較為興盛;除了與民間的宗教儀式、地方活動等密切結合外,亦成為當地居民的一項重要娛樂活動。雖然目前仍無法從現有記載中得知北管實際傳入臺灣的確切時間,但北管戲曲唱腔與明清時期的崑腔、皮黃、亂彈等有所關聯,細曲與明清俗曲有關,而牌子乃是出自南北曲曲牌系統的音樂。就部分相關文物中,可得知若干北管館閣的歷史脈絡,像在某些較具歷史的館閣建築中所見到的先輩圖、或是刻畫字跡的樑柱、牌匾等,可發現某些相關人事物的記錄。 北管音樂組織,可分為業餘的子弟館閣與營利的職業團體兩類,均為北管技藝的傳承處所。子弟館閣民間稱「曲館」,多為某某軒或某某園、某某社或某某堂;職業團體則稱為某某班或某某團。其活動形態多樣,除了有藝術性的排場與上棚,亦出現在像是出陣、廟會等民俗活動的場合,或是被運用於各種民間宗教儀式或傳統戲劇的後場。

相關文章

2023-10-13

馬祖居民的原鄉—福建福州語系地區,自古以來即有元宵節鬧花燈、擺暝、迎神、遶境等民俗活動,其熱鬧程度猶盛於春節,移民到了馬祖列島,原鄉的習俗自然也帶至新居地,平日大家忙於生計,春節、元宵節時正是農漁業的淡季,人們一方面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也要有可供調劑的娛樂休閒活動,同時把敬神明的活動放在此時進行,在敬神明的活動中亦可以凝聚宗族、村長、信徒們的意識和增強團結的力量。

2023-11-06

鄭福仁藝師是一位技藝精湛且長期從事宋江陣傳習工作的專家。他不僅在實踐中展現了卓越的技能,還在相關領域出版了著作,記錄了宋江陣的演出形式,對於宋江陣的傳承起到了深遠的影響。通过他的努力,宋江陣這一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和傳承,對於文化的維護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11-13

小琉球,襟懸於台灣西南方約8海浬的海域,距離高雄港約12海浬。這座珊瑚岩礁小嶼分為八個村,四個角頭,村落中豎立著宗教寺廟,其中以碧雲寺主祀觀音佛祖,三隆宮主祀池、吳、朱三府王爺而聞名。三府千歲的信仰源於清乾隆初年,由來自閩省鯉城的詩穎川族人陳明山君率眾帶著池、吳、朱三府王爺的香火來到小琉球。最初的草廟建在碧雲寺左側,即舊電廠的原址,後來於乾隆50年擇定現在的廟址。經歷多次改建,並選擇在祖峰回顧中找到《雙鳳朝陽》的吉穴「坐坤朝艮」,供奉著各大德,成為眾人朝夕膜拜、祈福的聖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