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之活化石

宜蘭縣宜蘭市

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

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

宜蘭縣宜蘭市

歌仔戲之活化石

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

2023-11-02

「壯三新涼樂團」作為宜蘭縣內唯一從事老歌仔薪傳的民間團體,一直以來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們的演出不僅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更是對當地傳統歌仔戲的生動演繹,使得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得以繼續繁榮。

根據「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規定,「壯三新涼樂團」的本地歌仔戲在宜蘭縣被認定具有保存、研究價值,因此經過審查登錄,成為本縣傳統藝術的一部分。這項登錄不僅是對「壯三新涼樂團」的肯定,也是對宜蘭縣歌仔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的承諾,使得這門古老藝術能夠在當代得以延續,繼而流傳下去,為後人提供了珍貴的文化資產。

歌仔戲的形成是由福建漳州的民間歌謠–「歌仔」,流傳到蘭陽平原結合「車鼓小戲」的身段發展而成。「歌仔」原本為說唱藝術,自明代以降流傳於漳州地區。「車鼓戲」則屬於歌舞小戲,民間俗稱「車鼓弄」,亦盛行於福建民間,隨著移民的播遷,「歌仔」音樂曲調與車鼓小戲也傳入台灣。當時泉州移民聚集的台南、鹿港、艋舺等地區,是流行以泉州土腔演唱的「南管」,而在宜蘭地區,則多屬漳州移民,因此漳州民間所流傳的歌仔就在宜蘭結合車鼓小戲形成所謂的「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最初只有作場清唱形式,而後加上腳色扮演和身段動作,形成只具有戲劇雛型的歌舞小戲,後來本地歌仔又融合台灣各種表演藝術的精華,逐漸發展成完整的歌仔戲。 本地歌仔是歌仔戲的雛型,以「落地掃」型態演出,屬於歌舞小戲演出形式,從落地掃演出型態可以瞭解歌仔戲最原始的樣貌,藉以追溯歌仔戲的演變過程。 本地歌仔目前僅存於蘭陽平原,但「本地歌仔」子弟聚集在公園內「滾歌仔」的景象已不復見。2006年兩位薪傳獎得主陳旺欉及林爐香藝師相繼過世,本地歌仔傳承前景堪憂。

相關文章

2023-10-13

馬祖居民的原鄉—福建福州語系地區,自古以來即有元宵節鬧花燈、擺暝、迎神、遶境等民俗活動,其熱鬧程度猶盛於春節,移民到了馬祖列島,原鄉的習俗自然也帶至新居地,平日大家忙於生計,春節、元宵節時正是農漁業的淡季,人們一方面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也要有可供調劑的娛樂休閒活動,同時把敬神明的活動放在此時進行,在敬神明的活動中亦可以凝聚宗族、村長、信徒們的意識和增強團結的力量。

2023-10-13

新莊大眾廟是以「祭厲求平安」的原因創建,不過因各種靈驗事蹟和歷來地方上許多領導人物的參與,而成為新莊最興盛的香火廟之一。加上新莊地區都市面貌的逐漸更新,地藏庵附近也早已不再有荒塚野地的景觀;近年來,農曆五月初一的文武大眾爺祭典,更成為北臺灣最熱鬧的民俗盛事之一。

2023-11-20

訂每年農曆十月十九為「年例」,至汐止忠順廟迎請尪公抵境,設壇祈福,繼之巡庄繞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