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推廣客家山歌

桃園市中壢區

客家山歌-賴碧霞

客家山歌-賴碧霞

桃園市中壢區

一生推廣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賴碧霞

2023-11-02

賴碧霞女士是台灣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人物,她的才華和努力為客家山歌的傳承和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她的唱腔婉轉細膩,擅長各類型的客家山歌演唱,深受觀眾喜愛。在台灣歷史上,她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重要地位。根據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的審議,賴碧霞女士符合「傳統表演藝術民俗及有關文化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所稱之藝術性、特殊性及地方性的要求。因此,她的登錄具有充分的理由。

台灣的客家山歌傳承可以追溯至明清時期,當時漢人開始移民到台灣並帶來了客家山歌的傳統。最初,山歌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在山野間流傳,主要是一些喜好歌唱的人在自娛自樂中演唱。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在清中葉之後,台灣北部的客家人在桃竹苗三地形成部落,客家山歌逐漸成為當地主流的表演藝術,傳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台灣的客家山歌在音樂部分可以區分為「老時」和「新時」兩個詞彙。在音樂的內涵方面,「老時山歌」的節奏自由,保留了原始客家歌謠的特點。在藝人的表演和實踐過程中,「老時山歌」逐漸演變為「山歌子」,而「平板」則不是從「山歌子」演變而來,它的源流甚至比「山歌子」還早。最初,採茶的藝人演唱的「老時山歌」逐漸過渡成為「新時採茶」,也被稱為「老腔平板」。最後,「老腔平板」演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新時平板」,即現代客家山歌的主要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老山歌」是客家山歌的傳統形式,但根據學者的研究,「平板」和「山歌子」實際上源於客家戲曲的流行,是戲曲中的唱腔。而賴碧霞女士則以民歌的方式演唱,不僅傳承了傳統山歌,還將客家戲曲中各種腔調融入其中,成為民歌表演的一部分,展現了豐富的藝術內涵。

相關文章

2023-11-14

東港共明堂在成立當年除了聘請崁頂鄉港東村教師前來教導外,亦有神明降壇,親自傳授陣行與參禮方式,參禮方式:有個人參拜、統一參拜、開四門等,充分了解本項民俗之知識,歷年來參加團練的教練、副教練傳承各項陣頭技術都盡心盡力,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都能充分展現。東港共明堂成立屏東縣東港鎮五毒大神文化發展協會,成員大都是裝扮過五毒大神的人員為主,主要是負責五毒大神的招募及訓練,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與意願高。

2023-11-07

慶和軒成立於民國88年(1999),團內的19位成員來自嘉義布袋地區,大多從事服務業、自由業和漁業相關工作。慶和軒的師承源自於早期的北管團體梨春園,陳助麟和陳國梁是梨春園的重要人物。陳助麟擅長絃樂和打鼓,技藝多才,是梨春園的頭手鼓和頭手絃樂手,對於戲曲的唱唸也非常熟練。而陳國梁是梨春園的主要演唱者之一,同時也是梨春園的館主,他在絃樂、吹樂和打樂方面都有涉獵。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