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聲舞陣獻獅蹤

臺北市大同區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臺北市大同區

穀聲舞陣獻獅蹤

獅陣-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

2023-11-02

大龍峒金獅團成立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台灣最古老的獅團之一,也被尊稱為老獅祖。這個獅團以其傳統的表演方式和獨特的特色而著稱。

首先,大龍峒金獅在表演時展現出優美的動作,包括咬蝨、沉睡、開口、搔癢、翻滾、踏七星、開四門等等,每個動作都栩栩如生,套路完備,充分展現了其藝術性。這些表演動作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被認可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

其次,大龍峒金獅的舞動方式被俗稱為「頂路獅」,這種獅舞在表演時始終保持著獅頭向上的姿勢,不低頭向下。這種獨特的舞動方式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特殊性標準,使得大龍峒金獅在眾多獅團中顯得獨具特色。

最後,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悠久,成立已有兩百多年,被譽為台灣最早成立的獅團,也是老獅祖。這個獅團的獅頭設計獨特,沒有耳朵,這種特殊的造型極具地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地方性標準。

總的來看,大龍峒金獅團以其優美的表演、特殊的舞動方式和悠久的歷史,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具有特殊性和地方性,堪稱台灣獅舞文化的瑰寶。

相關文章

2023-11-03

郭應護先生是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的傑出藝術家,他對南管音樂的熱愛和專業造詣使他成為當地南管文化的重要傳承者。他具有豐富的南管音樂經歷,早在父親的影響下就開始接觸南管音樂,並且在遏雲齋學習南管的過程中得以精進自己的技藝。

2023-11-02

范姜新熹是桃園縣客家八音界的傑出教育者和藝術家,自十三歲開始學習客家八音,並在十七歲時開始教授八音,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他所教授的學生遍及桃園縣,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八音樂手都是他的學生,人數達三百人以上,顯示了他在八音教育上的卓越貢獻。

2023-11-03

陳家北管八音團反映了古昔常民生活形態以及娛樂類型,其演奏著重客家八音的傳統技藝,呈現了豐富多元的表演藝術與技巧。這種傳統技藝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反映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 陳家北管八音團的演奏具有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這種特色在藝術史上具有價值,且瀕臨失傳。保存這種傳統技藝有助於保留客家文化的獨特特色,防止其流失。 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陳家北管八音團的演奏具有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這種特色在藝術史上具有價值,且瀕臨失傳。保存這種傳統技藝有助於保留客家文化的獨特特色,防止其流失。 陳家北管八音團在傳統技藝或藝能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擁有領先地位。他們的演奏水平優異,並且能夠詮釋各種風格的曲目,展現出卓越的音樂才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