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布袋戲第一女頭手

新北市新莊區

布袋戲-江賜美

布袋戲-江賜美

新北市新莊區

掌中布袋戲第一女頭手

布袋戲-江賜美

2023-11-02

江賜美女士的布袋戲技藝具有深厚的傳統背景,她不僅具有傳統布袋戲的藝術性、特殊性、地方性,還兼具傳統與創新,並且在後場搭配組合上有著完整的配置,展現出強烈的活動力。她主攻北管,同時也擅長南管,能夠入味地演繹戲曲,技法非常高超,且具有地方特色。

江賜美女士所帶領的布袋戲團隊,跨足多種戲路,包括古冊戲、劍俠戲、金光戲等,並且以古典與新銳的手法結合,呈現出令人驚艷的演出。她們堅持傳統技法,並在其中精益求精,呈現出優質美感,更在創新中不斷突破,研發出新媒材,使布袋戲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江賜美女士所傳承的布袋戲藝術具有特殊的價值,不僅具有明顯的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還在傳統布袋戲的特殊藝能表現上具有優秀的技巧,使得她成為傳統藝術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布袋戲自清代中葉傳入臺灣後,與時俱進地吸收、結合臺灣在地不同傳統戲曲之表現方式,而有籠底戲、古冊戲、劍俠戲、金光戲、廣播與電視布袋戲等多種表演類型,廣受民間喜愛。

相關文章

2023-11-13

臺東縣蘭嶼鄉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基本上是建立在傳統的生計上。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依據傳統曆法,數百年來都是如此(族人稱夜曆,近似台灣的農民曆,但各部落對每年的起始月份迄今仍無共識,所以有逐漸參照台灣農民曆的現象)。雖然無文字,單靠口傳或經驗傳承,但是在強勢異文化影響60幾年之後,雖然在公家機關、學校都普遍採用陽曆(西曆)的情形下,日常生活好像也逐漸被陽曆影響。唯獨在歲時行事和傳統祭儀的施行上,還是習慣於遵守傳統夜曆,以及遵從本部落執掌曆法長老的指示。

2023-11-13

苓仔寮位於將軍區苓和里、保源里之內,是將軍區內的大聚落之一。苓仔寮以主祀「池府千歲」的「保濟宮」為聚落公廟。 苓仔寮先祖自中國移民來臺,將植棉、手工彈被及手工紡織技術傳入此地,逐漸發展成為製被產業聚落,並以此工藝聞名,素有「棉被巢」、「棉被窟」之稱。苓仔寮因農業社會草寮及棉被產業較為畏火,怕發生火災,而逐漸發展出於 冬至前夕「送火王」之俗。

2023-11-13

蘇厝長興宮主祀十二瘟王(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自古便為蘇林二庄的信仰中心。千歲爺信仰的形成由來是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蘇厝人於曾文溪畔拾得十二瘟王之王船,亦有另一說則為蘇姓祖先從原鄉攜帶而來;不管那一說法正確,瘟王信仰的落腳,刺激了之後瘟王祭的形成。長興宮的正式建廟則於1867年(清同治六年),特別的是雖主祀十二瘟王,卻沒有雕塑神像,只供奉象徵瘟王的王令,另外則陪祀開漳聖王、總趕公、田都元帥、田府元帥、雷府大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及虎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