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砌歲月

南投縣南投市

傳統南投陶工藝-手擠坯-曾樹枝

傳統南投陶工藝-手擠坯-曾樹枝

南投縣南投市

陶砌歲月

傳統南投陶工藝-手擠坯-曾樹枝

2023-11-02

曾樹枝先生是南投陶手擠坯技法的傳統藝術保存者,他擁有超過60年的陶藝製作經驗,尤其擅長手擠坯技法,成就了許多優秀的陶瓷作品。南投陶的手擠坯技法是一種獨特的成型方法,它需要將土條一節一節地推擠、搓合,然後用陶拍將作品打磨,形成堅固的陶器。

曾樹枝先生的作品以大型陶缸為主,這些作品在南投陶製作中獨具特色,展現了傳統南投陶的藝術價值和地方特色。他不僅擁有高超的手擠坯技術,還精通陶瓷鏤空、鑲嵌、貼花等多種技法。他的作品饒富傳統藝術氣息,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地方代表性。

曾樹枝先生除了在陶藝創作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外,還致力於傳承這門技藝,對傳統南投陶手擠坯技法的保存和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使他成為傳統藝術的重要守護者,也是當地具有特殊性和地方性的傳統藝術保存者。

南投陶源於18世紀末(清嘉慶年間),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歷經清領、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台初年,不同時期的南投陶均曾風光一時。日治時期「南投燒」更成為臺中州名產,遠近馳名。 傳統南投陶成型法包括泥條盤築法、拉坯成型法、陶板成型法、模製成型法、捏塑法等;裝飾技法則有壓印、刻紋、鏤空、鑲嵌、貼花、化妝土法或素燒。所生產之陶器,皆須經由柴燒窯方式燒成。 傳統南投陶因陶土特色而產生之裝飾技法,與其他地區有鮮明的區隔。運用此裝飾技法的南投陶製品,舉凡火烘、筷籠、香筒、龍壺、飯硿、油甕、香爐、茶具、花瓶、粿印、鼓椅、大水缸等日用生活器皿,實用而饒富風味,質樸而裝飾細膩,在台灣早期各窯區之中,獨樹一格。 傳統南投陶成型技法中之「泥條盤築法」又稱「手擠坯」。「手擠坯」成型先製作陶器的底部,再把揉搓成條狀的土條,一節一節推擠,另一手掌配合檔壓,靠著雙手的力道將土條與土條之間接合穩固,再以陶拍將作品拍打結實。「手擠坯」技法創作之成品可以不斷持續加高,為南投陶製作大型陶缸特有之技術,所作之大水缸、醬缸、防空缸,獨步全台。

相關文章

2023-11-09

黃塗山先生是竹編工藝的傳統工匠,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五十年的豐富經驗。他的竹編工藝非常精緻高雅,是眾多徒弟的師傅,對竹藝的傳承和創新树立了典範。傳統工藝通常不容易大量生產,而且製作過程非常耗時,因此這種技能有失傳的危險。黃塗山先生的竹編工藝不僅展現了他的多元技能,還反映了古昔常民的生活型態。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個人技藝,還對台灣的竹工藝文化和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23-11-09

辜照雄的紙偶與獸類作品展現了大膽的色彩運用和對比效果,並且充分利用皺摺產生的光影效果,賦予作品飄動感,並且能夠掌握人獸之神秘氛圍,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他學習了父親辜遠藤簡單的糊紙技術,後來追隨師祖陳財學習精湛的糊紙厝技藝,並與張徐沛藝師長期合作,在新莊地區展現了地方性的糊紙工藝特色。

2023-11-08

蔡天民是泉州派「西佛國」的藝師,他的家族在粧佛技藝上有著卓越的傳統。他的祖父蔡心和父親蔡南山都是傑出的粧佛藝術家,他們的技藝備受推崇。由於這門技藝在家族中世代相傳,蔡天民自小就開始學習粧佛技藝。他在國小時期就開始幫忙家裡進行粧佛工作,學習基本的技術和工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