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繩線中穿梭

彰化縣鹿港鎮

中國結-施寶容

中國結-施寶容

彰化縣鹿港鎮

在繩線中穿梭

中國結-施寶容

2023-11-01

施寶容女士是一位中國結藝術的傳承者與創作者。她在20歲時榮獲「台灣省藝文獎」,展現出對於傳統編結的深厚技巧與藝術修養。她的作品不僅形狀多樣,具有對稱、立體、繁雜等特色,充分展現編者的技術和藝術性。在平面的繩結線條變化中,她創作出富有層次感的作品,題材多樣,生活化,並且運用廣泛的珠寶材料,如珍珠、玉石、水晶、琉璃等,使得作品更加豐富多元,具有特殊性和個人特色。她將珠寶設計的概念融入其中,結合東西方結藝技法,創造出各種變化結法,呈現出經緯交疊和色彩搭配的美感。

施寶容女士的熱愛與對於中國結的深入研究始於她20歲時閱讀《漢聲雜誌》,書中介紹了中國結的編法,引發了她的興趣。她從看書自學,並進一步深入學習中國結的基本結打法。在職場工作之餘,她不斷學習和探索,並且利用空檔進修,提升自己的中國結專業技術。婚後,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編結技巧,她還參加了大葉大學藝術學分班,研究中國結與珠寶設計的結合,補強自己的專業學理與理論基礎,並且將所學傳承下去。

中國結,又稱絡子,是一門古老的工藝藝術。它起源於原始人為了穿系、網紮獵物而產生的原始繩編,後來演變為各種裝飾品。古代的人們運用巧手將繩線盤成如意、繡球、雙喜等民間傳統圖案,這些編結技藝展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敬業精神。

施寶容女士的熱忱和堅持使得中國結藝術得以傳承和發揚。她的作品不僅豐富多樣,還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工藝之美,為中國結這門古老的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保存和傳承,成為台灣藝術文化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2023-11-10

單志淵師事多位古琴製作師傅,此生皆投入斫琴志業,並按照古法記載,斫琴必開鑿琴頭的舌穴、聲池、琴尾的韻沼以及琴身中的天地柱,是傳統唐宋古法中最重要的「聲形韻象」的部分,能導致全面良好共鳴,保存古琴製作完整工序。亦有多位名家彈奏與收藏其作品,且擁有完整的製琴空間與設備,能正確體現古琴製作之知識與技藝。單志淵已有多位子弟長期培育中,並持續於自身樂器工坊及多所大學授業,具教學熱忱並具傳習能力與意願。單志淵遵循古法,堅持幾乎失傳之唐宋傳統,以傳統工法斫琴,於斫琴技藝上嚴謹專注,對待古琴如藝術品般,並充分展現個人技藝與時代特色,於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09-26

漆線工藝為於雕像素胚表面增加立體花紋,隨後在上漆或貼金箔的一種傳統而罕見的技術。漆線工藝,無論漆料調和、堆塑、或揉線、圖案規劃、黏貼漆線,均相當特殊,非其他類別師傅所能完成。

2023-11-09

洪平順藝師熟悉並能體現傳統建築彩繪相關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具有主導傳統廟宇彩繪工程之能力,精通規劃、圖稿、配色、繪畫,「畫、妝(彩)、油」技藝兼擅,具有豐富實作經驗及代表性。彩繪生涯逾半世紀,將彩繪知識與技藝傳承給後輩,教授學生已有多人能獨立執業,具有高度傳習能力與意願。彩繪風格揉合各家畫風,不斷精進學習發展成為個人彩繪特色。其傳統廟宇彩繪包括:門神、壁堵、樑枋等,具有歷史文化脈絡,彩繪創作主題,反映臺灣民俗信仰與地方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