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鉋藝術大師,傳統與創新完美結合

新北市土城區

製鉋工藝-詹益農

製鉋工藝-詹益農

新北市土城區

製鉋藝術大師,傳統與創新完美結合

製鉋工藝-詹益農

2023-11-01

詹益農先生是一位專精於製鉋工藝的藝術家,他精通鉋刀製作的各個工序,包括刀形設計、刀片研磨、鉋身選材以及鉋座角度等。他的作品不僅在使用功能上極為考究,更注重材質造形,展現出典雅器形之美,具有藝術性。這種特質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的標準,被認定為具有藝術價值的登錄基準。

他的製鉋工藝不僅遵循傳統技藝的工序和工法,並且過程繁複而嚴謹,超越一般工具製作的概念,顯示出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的標準,被視為構成傳統藝術的特殊藝能表現,技法優秀的登錄基準。

詹益農先生的鉋刀作品融入傳統木作需求,具備閩南風格,展現資質機敏和高超技藝。他製作的鉋刀不僅與日本、西洋風格迥異,更開創了台灣獨特的風格,被當地民間木器匠師廣泛使用。這種地方性和獨特風格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的標準,被認可為在傳統藝術領域具有價值和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的登錄基準。

此外,他近年來受邀至臺北科技大學木藝中心授課,並且創作眾多優秀作品,受到校方高度評價,這也為他的藝術成就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相關文章

2023-11-08

洪銘宏的祖先原本在金門烈嶼從事糊紙業,傳承已有四代之久,一直於台南民權路上經營糊紙工藝,直到1981年(民國七十年)開設了「左藤糊紙製品店」。洪銘宏從十三歲開始學習糊紙藝術,師承於父親洪錕鎔,後來跟隨金門的翁文林、李清榮學習,並在回到台南後向當地的陳金泳、洪新發等人學習,從不同的師傅那裡吸取了他所需的技藝。

2023-11-10

黃啟祥先生為人間國寶黃塗山藝師之次子,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深諳黃塗山藝師的竹編秘訣,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黃啟祥先生作品注重實用性,擅於展現生活器具,其健康狀況良好,具高度傳習能力及意願。黃啟祥先生民國99年至102年獲選成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傳習藝生,並於102年經結業考核審查通過,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8

潘岳雄是一位彩繪藝師,來自彩繪藝術世家。祖父潘春源和父親潘麗水都是台灣彩繪領域的知名人士。潘岳雄在藝術上得到了祖父和父親的真傳,他的彩繪作品廣泛應用於門神、樑枋和壁堵等,呈現出非常生動、自然、充滿氣勢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精緻、高度可觀,繪畫技巧非常優秀。潘岳雄不僅持續從事彩繪工作,還在多地進行講學和傳習,培養了眾多的學徒,對於傳統彩繪工作有著使命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