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文化守護者,傳統工藝傳承使者

宜蘭縣南澳鄉

竹籐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竹籐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宜蘭縣南澳鄉

泰雅文化守護者,傳統工藝傳承使者

竹籐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2023-11-01

在過去對外交通不便,傳統自給自足的泰雅族社會當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一切皆須自己動手做,而在生活工藝之製作上,男女有別。織布工藝是傳統生活中婦女所必備的技能之一。而除此之外的工藝製作,幾全由男性為之。

(一) 韋清田先生:韋清田先生韋男奧泰雅族哈卡巴里斯社最後仍保存各項男子編織、木工技藝,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二) 陳雙成先生:保存泰雅族傳統竹藤及纖維編織技藝,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三)卓順來先生:保存泰雅族傳統竹藤及纖維編織技藝,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1

劉清林先生是漆工藝領域的重要傳承者,他不僅擅長木胎製作,更精通漆藝技法。他的作品豐富多元,巧妙地融合了木胎製作與漆藝專業技法,展現出卓越的藝術價值。在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的評定下,他的作品被譽為表現豐富多元,並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代表作。他長期致力於漆工藝創作,並師承陳火慶、王清霜等大師,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流派風格,具有濃厚的地方性特色。

2023-11-09

劉彩雲工藝師從七歲開始跟著母親學習編織藺草技藝,小學畢業後並未繼續升學而即以編織藺草工作為主業,學得一手精湛技藝,從藺草備料開始的析草、揉草、鋪草等都非常純熟細膩。 劉彩雲工藝師對於藺編技藝的教學工作亦多所著墨,多年來在山腳國小、致民國中、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常有教學工作,甚或在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連續三年均有開設藺編課程,劉彩雲工藝師亦為藺編技藝教學群師資之一,所已對傳統藺草工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

2023-11-08

黃麗淑精研傳統漆藝,熟知漆藝各種技法,能結合不同媒材,使用不同材料的胎體,充分體現漆工藝之知識、技藝。除承傳傳統漆藝並展現獨特的藝術風貌外,並為臺灣及亞洲地區漆藝史、產業史、漆器和技術之重要研究者。黃麗淑與漆結緣近40個年頭,除承傳陳火慶藝師技藝,並多次赴日本、中國等地習藝,始終堅持以最傳統的工法做漆,不怕繁複工序亦不向工業化的大量生產低頭,堅持使用天然漆,並以無毒的松節油、樟腦油作為溶劑,讓漆藝保有最傳統與天然的手工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