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之道生生不息木雕大師

彰化縣福興鄉

傳統木雕-黃紗榮

傳統木雕-黃紗榮

彰化縣福興鄉

巧工之道生生不息木雕大師

傳統木雕-黃紗榮

2023-11-01

黃紗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四十多年木雕藝術經驗的藝師,他從小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神龕雕刻,並在日籍師父的指導下,掌握了繪圖與欄杆雕刻的技藝。他的刀法乾淨俐落,曾獲得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臺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首獎,並獲得大墩工藝師的稱號,具有卓越的藝術性。

黃紗榮先生擅長使用「欄橺雕刻」手法,他的作品展現了梅蘭竹菊搖曳的風采,具有特殊性。他堅持手工整體雕刻,讓木雕藝術成為當地的傳統文化,具有地方性。他在國內外獲得多次獎項,證明了他在木雕藝術領域的卓越造詣。

黃紗榮先生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中,還體現在他對傳統木雕藝術的堅持和熱愛。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性,還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台灣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他的才華和努力使得他成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的榜樣。

鹿港在清道光年間成為了台灣中部的登陸經營墾殖據點,並吸引了定居鹿港的移民,尤其是來自泉州蚶江的移民。這些移民帶來了貿易活動,並重視當地寺廟建築的發展,聘請泉州匠師來台灣建造寺廟,帶動了雕刻和彩繪技藝的興起。

在日治時期,鹿港的家具業開始蓬勃發展,被稱為「頂角吳隨意,下角蔡義和」。日本商人引進了井波雕,並教導當地的師傅製作家具附件欄間,這成為了當地的熱門行業,許多工廠以生產外銷到日本的欄間為主要業務。這一時期的木工藝迅速發展,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雕刻人才。

至今,鹿港仍然擁有豐富的木工藝傳統,並以供奉「魯班公」為信仰。當地組織了「小木花匠團錦森興」的神明會,每年舉行祭祖、繞境和「魯班公宴」等工藝華會,這表明木工藝在當地的發展和規模。這些木工藝師們繼承了傳統技術,並將其發展成當代藝術創作,保持著傳統木工藝的繁榮。

相關文章

2023-09-26

交趾陶為嘉義傳統特色工藝,隨著時代的變遷交趾陶已不再僅限於廟宇裝飾,百年來逐漸形成本土特色,應用範圍逐漸擴大融於一般生活中,成為臺灣工藝文化燦爛的一支,為推廣並傳承交趾陶藝術。

2023-11-08

陳忠正,自少時即展現出對畫畫的熱愛,中學畢業後開始向師承洪坤福的姨丈林再興學習「剪黏」與「交趾陶」技藝。他不畏艱辛,離開家鄉,來到宜蘭,從事基本功的學習,包括描摹、捏塑等技巧。他專心致志地磨練工藝,勤奮工作,白天修建廟頂,晚上創作大壁堵,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在幾年的努力下,年僅二十歲的他已經受到眾人的肯定,並且被譽為「囝仔師」。

2023-09-18

「毫芒雕刻」又稱「微雕」,是在細小的材質上,如米粒、貝殼、象牙、龜殼、珊瑚、鱗片等材質上,雕刻出微細肉眼難以辨識的文字或圖案,故有:「芥子中藏大千世界,芒雕中見千古絕技」的說法。 中國發現最早的毫芒雕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