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打鐵街老街繁華到落寞的縮影

南投縣埔里鎮

南興打鐵街

南興打鐵街

南投縣埔里鎮

埔里打鐵街老街繁華到落寞的縮影

南興打鐵街

2023-10-31



埔里打鐵街早期是客家族群的彭姓、姜姓與吳姓三戶人家,開始從事打鐵鍛造工作,後來才漸漸有其他打鐵匠加入,聚集形成產業街道。

早期載送農具的牛車與載送商旅客的人力拉車都穿梭於街道間,是埔里商業活躍的年代。金合源打鐵店老闆彭進富說,打鐵街不只造就農業與林木業的鐵工具產業,還帶動附近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天一、能高、高樂、華國、綠都、南天等戲院都是當時興起的電影娛樂業,甚至存德旅社等旅宿業林立,讓南興街周遭形成商圈,繁華夜生活的景象空前。可惜1970年開始,埔里代工產業沒落,讓歌舞昇平的夜繁華蕭條,1999年再歷經921地震,逐漸褪去過往帶動埔里繁榮的風華。

相關文章

2023-10-11

保安宮俗稱城隍廟,清光緒14年(1888),清廷設臺東直隸州,原本要將行政中心設於水尾(今瑞穗),但因之前「大莊事件」水尾遭焚毀,因此州治仍設於卑南(今臺東市)。隔年,謝芳榮先生建茅屋一間,取名保安宮,奉祀城隍,與台北大稻埕同源自福建同安,屬霞海府城隍,在台灣其輩分僅次新竹都城隍。由於城隍負有陰間保安任務,故稱保安宮。此廟為花蓮地區最早的城隍廟。日昭和4年(1929),鄉民捐資改建成三、四坪大之石造廟宇,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有廢廟宣佈,居民唯恐信奉的城隍遭破壞,村民吳進益、楊德發、林朝順將城隍金身護持遷往復興山腳下(瓦窯仔),暫時供奉在一棵大茄苳樹下躲藏,至光復後金身方遷回廟中。

2023-10-31

早期盛產金礦的九份,有「黃金山城」的美稱,聚落因採金人潮湧入而繁華,後隨淘金沒落而寧靜。1980年代末,電影《悲情城市》來到九份取景,九份的山海之美、復古建築與獨特的坡地景觀躍上大螢幕,成為令國內外旅客著迷的唯美山城。

2023-10-12

高雄代天宮創建於民國40年,其建廟緣由,溯自昭和5年(1930),前台南縣北門鄉蚵寮村民移居哈瑪星,自故鄉「保安宮」迎請清水祖師金身蒞境護佑,由旅高鄉親輪流奉祀,以為精神寄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