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聚落美濃老街

雲林縣北港鎮

雲林縣北港老街

雲林縣北港老街

雲林縣北港鎮

客家人的聚落美濃老街

雲林縣北港老街

2023-10-30


雲林北港鎮的中山路從清朝時期以來,一直是雲林人重要的生活重心,不僅是北港最早的老街,也是北港地區的發展中心。這裡的建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店鋪,像是蔘藥行、診所等,另一種是與寺廟參拜相關的建築,例如北港著名的朝天宮,主要供奉媽祖的朝天宮也是雲林北港人的信仰重心,媽祖神祇的香火鼎盛也連帶的帶動了老街的經濟發展與週遭的商業型態。


這裡的建築多以紅磚砌成,且大量運用中國吉祥圖騰運用在立面上,中西合璧的做法使其更顯華麗及趣味,直到日據時代昭和年間的現代主義抬頭,以功能性取代華麗裝飾的設計,在中山路上已是非常普遍,也突顯了當地的文化特色!除了欣賞當地的文化建築之外,來到北港也一定要嚐嚐這裡的道地小吃,不論是號稱在外遊子一定要來一碗的回鄉飯、香菇肉羹麵、麵線糊、假魚肚羹,或是充滿古早味的麻荖、新港飴等復古點心,都是必嚐的美食小吃,北港花生和麻油更是來到北港老街必備的伴手禮之一,千萬不要錯過囉!

相關文章

2023-09-26

施進益古厝,是施閣篆、施淵舉父子所建,兩人屬於錢江施姓大房派下,施淵舉在鹿港創設泉郊商行「施進益號」,坐落於大有街上,依其商號地理位置應為早期臨港的中型船頭行集中地,根據新舊地籍圖可推塑出,在鹿港海岸變遷前,施進益號在過去的暗街仔是呈現臨港型態的街屋,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暗街仔的中型船頭行之代表性。在施淵舉將家業發揚光大後,投入公共事業,捐資興築道路、橋梁、廟宇等,為地方經濟型仕紳的代表。

2023-11-03

猴硐的名字起源於當地附近一處山洞有大量的猿猴聚居,因此被稱為「猴洞」。在日治時期,由於當地盛產煤礦,當地居民為了求吉利,不希望礦坑裡有水,因此將「猴洞」改為「猴硐」。然而,在民國51年,因為「猴」字被認為不雅,被改為「侯硐」,並將車站名稱改為「侯硐站」。直到民國92年,當地居民提議保留地方文史特色,猴硐的名字才恢復為「猴硐」。

2023-10-12

埔里南村義民祠位於埔里鎮南村里南村路8-1號。創建於清光緒5年(1879),由客家移民自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義民廟分香建廟於此地,距今約有143年歷史。清光緒14年(1888)、日治昭和5年(1930)及民國90年(2001)均曾經重修,但祠貌仍維持清代閩式建築風格,正身建築古色古香,屋架構照、屋面、柱樑保有傳統工法及材質,具有地區性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