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心魄搶孤民俗牽記開臺先祖辛勤光陰

宜蘭縣頭城鎮

頭城搶孤

頭城搶孤

宜蘭縣頭城鎮

動人心魄搶孤民俗牽記開臺先祖辛勤光陰

頭城搶孤

2023-10-13

根據地方耆老的傳述,百年前古早的葛瑪蘭城,有一位名叫「貓仔枝」的賣麵龜小販,因終年身體欠安,逐至城隍廟請示城隍爺,經神明指示-於中元普渡前日,貓仔枝需組織一隊吹鼓陣,繞境宜蘭城的東、南、西、北四方,而後貓仔枝逐不藥而癒。

為感念神明顯蹟賜福,而後貓仔枝每一年均於同一時間,率吹鼓陣繞行宜蘭城。百姓民眾一傳十、十傳百,爾後於其繞境之際亦開始相伴隨行,一同祈求消災解厄,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生意興隆、闔家平安,並於繞境活動之後,相偕至宜蘭河畔施放水燈,而逐漸形成目前規模及習俗模式,至今除了原有的吹鼓陣外,隨行陣容已發展由宜蘭市本地生意人組織成的十三個單位陣頭:

【水燈首-北館商合會】【主會-宜蘭市魚商】【主醮-宜蘭市南館肉類商小組】【主壇-宜蘭市南館菜商小組】【主普-宜蘭市蔬菜批發小組】【三官首-宜蘭市雜貨商小組】【大士首-宜蘭市青果批發小組】【發表首-南館豆腐商小組】【觀音首-宜蘭市北館水果商小組】【招財首-宜蘭市東門觀光夜市】【進寶首-宜蘭市綠九市場自治會】【福德首-宜蘭市北館肉類商小組】【平安首-宜蘭市南館雞鴨商小組】等,於中元普渡開鬼門之日,一同繞行宜蘭市區。

相關文章

2023-10-13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2023-11-03

雅正齋相傳距今兩百多年,但確切時間有資料可尋者應在較晚期之後約大正10年(西元1921年至西元1931年),是雅正齋的全盛時期,館址設於主持人黃殷萍泉州街之住宅,民國39年(西元1950年)館遷至天后宮;民國45年(西元1956年)曾一度中斷而解散,至民國54年(西元1965年)重新落腳於鹿港新祖宮,民國69年(西元1980年)館址遷至中山堂老人會館至今。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之重要標竿,極具有地方特色,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聚英社在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當地南管音樂的代表性團體。這支樂團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展現了當地南音文化的獨特魅力。因其對於傳統南管音樂的貢獻,鹿港聚英社南管樂團被譽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得以延續並傳承南管音樂的精髓。

2023-11-07

港口慈安宮據史料記載創建於清康熙年間,至嘉慶廿二年乃遷建現址。港口慈安宮金獅陣包含雙龍吐珠陣、錢陣法、四城陣、八卦陣、小龍步法陣等十四項,陣式分明,變化多元。不同於一般金獅陣是由盾牌帶領,耙上無長角的母耙隨盾牌行動,港口慈安宮金獅陣的特色是由耙上長五支角的公耙領陣。造型可愛的「獅旦」也是吸睛的焦點,「獅旦」由一小孩扮演,通常是頭綁頭巾,身穿紅肚兜,腰纏長布巾,戴墨鏡,站立於成人肩上,左手叉腰,右手揮舞彩球,負責引導金獅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