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守護神

金門縣金湖鎮

金門風獅爺

金門風獅爺

金門縣金湖鎮

聚落的守護神

金門風獅爺

2023-10-13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風獅爺,因多以石材雕刻,故金門民間習稱為「石獅爺」、「石獅公」或「石獅將軍」,主要功能在於「鎮風止煞」,多設於風頭之處,近代以來,蔚為金門的人文景觀,並習稱之為「風獅爺」。

風獅爺依其設置位置的不同,可概分為「村落型」及「牆垣屋脊型」。村落型主要設在村落外圍的迎風路口處或寺廟周圍,成為同屬於聚落保全系統中的一環,除「鎮風、制煞」外,還有制水煞、路箭等功能,其防衛範圍包括整個聚落。而牆垣屋脊型,則指置於屋脊、牆垣或鑲於壁上之石獅爺,主要功能在於化解形煞,如巷沖、壁刀、屋角等有形的沖煞。

相關文章

2023-11-07

林竹岸藝師精熟歌仔戲後場音樂演奏,並且經歷了歌仔戲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內台、賣藥團、廣播、外台、劇場等,並且熟悉多種劇種的後場音樂,如歌仔戲、客家戲、九甲戲、京戲、亂彈戲、布袋戲等,以及西樂的音樂內涵。

2023-11-03

「uyas kmeki」這種祭典舞蹈歌具有複音歌唱的特色,其精髓在於領唱者的即興領唱和領舞。在過去的歲月裡,有能力擔任領唱的人才在部落間代代傳承這項傳統藝術,然而現今傳承機制已經不再存在,這使得這種傳統藝術面臨瀕危的情況。

2023-11-02

許正宗先生是新莊老街小西園家族的傳承者,具有卓越的布袋戲演技。他承襲自父親許欽和叔叔許王的編演技藝,並繼承父親擔任新西園劇團的主演至今。許正宗的口白流暢、掌握技藝非常出色,結合多年舞台經驗與心得,不斷創新道具與武打招式,使傳統布袋戲呈現出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新西園陽剛武戲獨特的風格,堪稱北部布袋戲的著名代表演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