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留守官兵軍心,撫慰思鄉情緒

金門縣金湖鎮

中秋搏餅

中秋搏餅

金門縣金湖鎮

穩定留守官兵軍心,撫慰思鄉情緒

中秋搏餅

2023-10-13

中秋搏餅是閩南地區特有文化且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在閩南晉江、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在安海,中秋搏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台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搏狀元餅的民俗。

目前流行於廈門的博餅起源說為: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節前後愈發思親懷鄉。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臺灣,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廈門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搏。每會月餅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設有「狀元」1個,「對堂(榜眼)」2個,「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字。因為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數,八九七十二是親王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郡王,所以用郡王六十三之數。

相關文章

2023-11-13

蕭壠社是西拉雅人在台南境內勢力最為龐大的一社,位處海邊,民風強悍。1636年為維持獨立性而與荷蘭人發生戰爭,清領時期也時常被徵調而四處征戰。但戰鬥只是平埔族的一部分,蕭壠社的歷史,仍有她被人讚賞的一面。 北頭洋是蕭壠社的故地,有著豐富的史蹟傳說。荷蘭人初到蕭壠社,驚豔於她的壯大,他們亦深入蕭壠社社會,觀察平埔族的一景一物與風土民情等,詳為記載於〈蕭壠城記〉一文,這是我們今日瞭解荷蘭時期的蕭壠社,最佳的第一手史料。 西拉雅人長久以來受人注意,宗教信仰應是原因之一。阿立祖是族人的守護神,又稱阿日祖、阿立母、太祖等,屏東地區的族人多稱為老祖。部落中建有公廨供眾人膜拜,也有自家奉祀的阿立祖,多位於案桌旁、案桌下,因而阿立祖又有「壁腳佛仔」的稱呼。阿立祖有很多禁忌,例如不能在客廳說不敬的話,不能放屁。日治時期時,因日人實施客廳改正計畫,「壁腳佛仔」才被請走。正統的阿立祖信仰沒有塑像,也不立神位,僅以象徵物代表,如祀壺、豬頭殼、將軍柱等。後來因受漢文化影響,塑神像的比例漸增。

2023-11-03

鄭夏苗先生作為彰化軒派北管藝師,不僅具有豐富的藝術技藝,而且在地方性北管音樂傳承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教學經驗豐富,能夠演唱多樣性的曲目,包括細口和粗口,並且在角色扮演上有獨特的技巧。鄭夏苗先生不僅在彰化的軒派北管曲館活躍,還在台北藝術大學擔任兼任教師,為北管音樂的教育和傳承貢獻了心力。他於民國108年(2019年)離世,然而,他的音樂傳承和影響將永遠留存於北管音樂的世界中,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藝術遺產。

2023-11-02

張遠榮先生是台灣醒獅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造詣深厚,師承兩廣獅藝名師李輝、杜海等,並廣泛吸收多方經驗。他不僅精通長獅舞、獅鼓等各項技藝,還在獅頭製作上展現出嫻熟的技巧,基本功扎實,舞獅步法紮實,能夠將古今的獅藝精髓融入表演,呈現出高度的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