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一齣戲

金門縣烈嶼鄉

前埔保障宮

前埔保障宮

金門縣烈嶼鄉

牆上的一齣戲

前埔保障宮

2023-10-12

前埔保障宮主祀玄天上帝,並奉祀三太公、太子爺、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相傳廟宇最早起建於明朝,曾於民國20年代(1930年代)修建過,後受砲擊毀損,於民國58年(1969)重修,廟宇壁畫彩繪委由林天助匠司負責,由該次修繕捐款誌與女兒圖捐資名單得知,保障宮的捐獻者包含地方、大陸居民及海外僑民,可見戰地背景下的社群關係。

林天助(字甫臣,烈嶼中墩人,1914-1988)曾任烈嶼地區首任保長、烈嶼鄉民代表及區長、官派鄉長等,民國39年(1950)辭官後開始為金門地方寺廟、民宅題詩、作對聯、彩畫,作品遍布大小金門宮廟。

林天助匠司早期的彩繪作品採直接於灰壁上以墨筆作畫,應用疊暈技巧與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

其中,以「連環畫式」壁畫為金門廟宇彩繪中十分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林天助匠司無師承,其創作靈感來自章回小說,表現手法靈活,圖像構圖精緻。施作時以蚵殼灰摻上瓊麻錘鍊再加上石灰糊在牆壁上,彩繪時直接以黑墨在其上作畫。

「連環畫式」壁畫又稱「女兒圖」,是由村內女兒、女婿共同分擔廟宇的重建經費,再將捐獻者姓名書寫於連環圖上,如此結合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與捐獻者背景的表現手法,保留了當地重要的文化。林天助匠司所繪黑白連環畫式壁畫目前僅存於大金門官澳龍鳳宮(已重修)、塘頭金蓮寺、烈嶼佛祖廟,以及烈嶼保障宮三座。在金門戰地背景下自學而成的畫作系統,在當代建築彩畫技術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保障宮因年久失修,局部壁畫受日照、潮氣風化剝落,於民國108年(2019),依《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由易陽營造有限公司及名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完成建築整體與壁畫修復。

相關文章

2023-10-31

東山老街是台灣台南市的一個古老街區,位於台南市東區,是台南市保存完整的古老街道之一。這裡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築,展現著台灣傳統建築風格。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味到悠久的歷史文化,品嚐當地的美食,還可以購買特色的手作藝品和紀念品。東山老街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因為這裡充滿了懷舊和藝術氛圍,是拍攝古老建築和街景的絕佳場所。在這裡漫步,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台南文化氛圍,是台灣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

2023-11-03

大溪區位於桃園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在日治時期,大溪被稱為『大科坎』,位於大漢溪溪畔的台地上,曾是台灣重要的內陸港口。明清時期,運輸船隻可以從淡水、大稻埕、艋舺來抵達大溪,因此大溪成為繁榮的商業交通中心。然而,到了大正14年,隨著桃園大圳完工,大漢溪的河運斷絕,大溪的繁榮時期也告結束。

2023-10-31

南屯老街指「犁頭店街」,即今之南屯里,原屬巴布薩平埔族之大聚落。清康熙年間,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僚屬在此地招佃墾荒,移民湧集,農具製造與販賣運應而起,打造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形成農產品交易中心,稱之為「犁頭店街」。「三角街」「南屯市場」「萬和宮」「端午節民俗活動」已成為南屯孩子共同的、美麗的回憶。
返回頂端